地图内容学科初中地理年级七年级时间节次主备人复备人课题地图教学目标1、说出地图三要素及其作用。2、学会用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3、学会在经纬网地图上利用经纬网定向法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4、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识别一些常用的图例重点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难点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个人备课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③新授①检查预习检查学生是否能说出地图的三个要素②导入猜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地图,你知道以下地图有哪些用途吗?【教师出示生活中各种地图图片】③新授活动一、展示两幅某中学平面图,学生通过“火眼金睛”辨别两幅平面图的3处不同,从而认识到地图的三大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并了解其作用。板书:一、地图的三大基本要素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播放视频:地图上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到地图上的方向来自地平面,并且有八个基本方向)屏幕展示:地图上的八个方向(学生回答)1.一般地图的判定方法屏幕展示:一般地图展示A和B两点的位置,判断A在B点什么方向。总结一般地图定向方法。2.指向标地图的判定方法屏幕展示:指向标地图请看这幅图有什么不同,展示有指向标的地图。判断A在B的什么方向。具体的判断方法,可以把指向标移动到B点,再来判断。牛刀小试:1.判断学校在农业实验区什么方向?2.帮小女孩设计两条路线,并说出行走方向。(请学生在图上指出两条路线,并说出行走方向)33猜谜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图文结合让学生学的更容易④课内练习(及检测)⑤课堂小结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合作探究:(动态显示小女孩行走路线)(1)判断小女孩由A点到B点的行走方向?(2)判断小河流向什么方向?(动态演示河流流向)。3.经纬网地图的判定方法温故知新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的方向(强调经纬网地图定向依据经纬线指示的方向)(1)直线经纬网屏幕展示:直线经纬网通过判定同一条经线上两点的相对方向,得出“同一条经线是正南正北方向”。通过判定同一条纬线上两点的相对方向,得出“同一条纬线是正西正东方向”。(不在同一条经线和纬线的两点怎么判定方向呢?)展示不在同一条经线,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判断方向(为偏方向)(2)弧形的经纬网屏幕展示:弧形的经纬网判定两点的相对方向。(强调先看是否在同一条经纬向上。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判定方向,在参照点沿纬线标出东西方向从而判定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判定方向,在参照点沿经线标出南北方向从而判定方向;不在同一条经纬线上两点判定方向,在参照点沿经线标出南北方向,沿纬线标出东西,从而判定方向)(3)极地经纬网屏幕展示:北极地经纬网判定两点的相对方向。(先找到经纬线,同样强调看是否在同一条经纬向上。方法和弧形的经纬网判定方法一样。)播放视频“极地地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从而找到极地经纬网的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容易判断。总结地图上的方向判定方法: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地图:依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经纬网地图: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强调学习的三种经纬网判断实质相同)活动二、【讲授】比例尺的定义和公式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①、线段式——即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30讲练结合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注重知识点的迁移与应用千米。②、数字式——1:500000或1/500000③、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3、读“台湾岛图”,量算一下台北到高雄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际距离又是多长?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两个问题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地图要素(地图提供的基本、直观的信息),经过思考、讨论读懂地图的内涵,获得更多的、隐蔽的信息。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