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捕蛇者说1.加点字注音和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A.而乡邻之生日蹙(cù)蹙:窘迫。B.谨食(sì)之,时而献焉食:吃C.曩(nǎng)与吾祖居者曩:从前。D.蒋氏大戚(qī)戚:悲伤2.解释下面加粗的字。(1)然得而腊之()(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苛政猛于虎也()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①则久已病矣②可以已大风③以尽吾齿4.翻译句子。(1)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5.《捕蛇者说》选自________,这篇文章是柳宗元被贬到________时写的。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他七人中唐朝有________,宋朝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B.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C.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D.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下面7.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而乡邻之生日蹙/黑质而白章B.竭其庐之入/其真不知马也C.悍吏之来吾乡/主人处处款之D.虽鸡狗不得宁焉/故虽有名马8.加点词的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B吾恂恂而起其真无马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C岂若若乡邻之旦旦有是哉D又安敢毒耶桓侯故使人问之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9.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10.根据提供意思从学过课文中找出八个带“然”的形容语。例: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坐落在泉边(翼然临于泉上)①眼泪汪汪的。()②放心地躺下(睡着)。()③被吓得哭天叫地的。()④醉醺醺的倒在众宾当中。()⑤高高兴兴,自得其乐。()⑥房屋整齐美观。()⑦眼前一片凄凉景象。()⑧七嘴八舌表示赞成。()11.封建社会的蒋氏在重税的压迫下痛不欲生,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寿终正寝。联系课文内容,写一段话,表达下农民的喜悦之情。12.文中写蒋氏的自述,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_______________”相对比;以他“________________”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和“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和乡邻“________________”相对比;以他的“________________”和乡邻的“先死”相对比,说明捕蛇的“幸运”。13.对下面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竟然大哭起来,“赋敛之毒”可知也。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该句引起下文,直贯至“捕蛇独存”。极言赋敛之苦。C.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应这样划分:而/乡邻之生/日蹙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的意思是:(捕蛇)回来后就可以很有滋味的吃着那土地上所有的东西,以满足我牙齿的需要。14.对蒋氏的自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表现了蒋氏及其乡邻的悲惨生活。B.说明捕蛇给蒋氏三代人带来的好处。C.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D.通过对比反衬揭示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会现实。15.蒋氏捕蛇九死一生,却不以捕蛇为苦,反而自得其乐。造成这种反常心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回答(不超过10字)。参考答案1、B食:喂养2.(1)腊:把肉晾干(2)俟:等待,含有“希望”之意(3)于:比3.①古义:困苦不堪今义:生病②古义:可以用来今义:连词,可以③古义:年龄今义:牙齿4.(1)(我)现在即使死在捕蛇这件事上,比起我乡邻们的死已经是死在后面了(或晚多了、活得长了等),又怎么敢怨恨呢?(2)谁能想到横征暴敛的毒害比这种毒蛇还要厉害呢!5.(1)《柳宗元集》永州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6.B7.DD中的“而”都是即使的意思。而A中的“而”一个表转折,一个表并列;B中的“其”,一个是代词“他们的”,一个是语气词“难道”;C中的“之”,一个是不翻译,一个是代词。8.B9.蛇蛇草木蛇人10.①汪然出涕②弛然而卧③哗然而骇④颓然乎其间⑤怡然自乐⑥屋舍俨然⑦满目萧然⑧杂然相许11.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