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大一统的汉朝班级组别姓名一、合作探究题:1.文景之治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动脑筋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3.想一想: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它出现的条件是什么?4.试比较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功与过。5.如何评价汉武帝?二、我的生成问题:1.2.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问题生成—评价单答案:1.盛世局面出现原因:(1)轻徭薄赋。(2)奖励农桑。(3)提倡节俭。(4)以德化民。2.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预修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通过对比,可以看到:秦始皇实施的是暴政,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的是仁政,减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进社会的安定。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3.背景:(1)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2)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条件:(1)汉武帝雄才大略,重视选拔人材、善于使用人材是主观条件。(2)文景之治的出现,为加强中央集权提供了物质条件。4.秦始皇与汉武帝的功过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历史上都是有功也有过,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都在国家统一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秦始皇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他所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影响到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各个领域。汉武帝虽然不是开国皇帝,但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大一统”,开创了汉朝的鼎盛局面。因此,他们的功劳难分大小。秦始皇统治时徭役、兵役繁重,赋税沉重,刑法严酷,这是导致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而此时天下刚统一,基础不牢,最后秦朝的统治仅仅14年就灭亡了。汉武帝虽穷兵黩武(反击匈奴等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他执政时,汉政权已经历了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国力强盛,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故有人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5.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五十多年里,西汉的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有用之才,进行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出现了大一统局面,巩固和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但是到汉武帝后期,连年的、征战,国库空虚,迷信奢侈,重用酷吏,社会动荡,农民暴动。汉武帝颁布承认过失的“最已诏”,知错就改,停止征战,除去暴政,恢复民力,发展农耕,避开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是继秦始皇之后,为进一步把我国发展成为民族统一的国家而做出重大贡献的重要人物。后世往往把“秦皇”“汉武”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