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海峡两岸的交往》课型:新授课时间: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两岸交往概况掌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汪辜会谈”及“九二共识”能力训练过程方法归纳分析认识趋势从课本中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资料史论结合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且在国际上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党情感中共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唯物史观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后的发展,认识到中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反对台独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学习目标1、简述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了解“汪辜会谈”、“九二共识”的内容。2、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原因、重大意义。3、运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对祖国统一充满信心,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使命感。学习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学习难点:一国两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1、阅读读材第65、66页,回答下列问题:(1)、找出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政策:(2)、说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并用史实说明其重大意义。2、阅读教材第66页前两段和67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3、思考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二、互动提高:这节课你有收获吗?和你同组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学得更好。比一比:谁掌握的知识更多?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1.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形成了“”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20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海峡两岸在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蓬勃发展。海峡两岸经济上、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三、思维比拼A你怎样认识两岸统一这个问题?B根据64页“动脑筋”讨论回答: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C请你说说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重要表现。四、巩固归纳:近年来,台湾民进党搞“台独”,请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图谋能不能得逞,并描绘一下两岸关系的前景。简述你本节课学过的知识。五、能力训练:1.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指导我国解决这一“乡愁”的基本方针是A.战争解决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D.“三不政策”2.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然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一观点表明A.“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B.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C.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D.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3.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是在A.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后B.“九二共识”后C.“汪辜会谈”后D.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后4.当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是A.民间交往B.两岸“三通”C.台湾分裂势力D.日本对台湾的支持六、教学小结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