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粤教版版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二、学情分析本节学习了分子的内容后,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学生凭着生活经验,能确信氧气的存在。这节内容所接触的是抽象的分子,正如学生对空气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及概念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观察、分析能力,也为将来化学学习垫定了基础。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子的概念,以及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似、相异和相互关系。2.介绍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史3.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以及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组成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用原子和分子的观点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2.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化学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物质是无限可分的,但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2.初步认识原子-分子论在发展化学科学中的重要历史作用。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原子概念的形成难点原子概念的形成原子的基本性质五、教学过程设课前展示计什么是分子?如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导入大家学习了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是分子,自然界大多数物质都是由各自的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呢?新授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氧化汞的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化学变化的实质:原子的重新组合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特性相似。阅读观察图2-7氧化汞的分解,讨论交流,教师讲解分组讨论,教师小结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间隔4.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2.3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一)板书一、原子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成原子,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4.原子与分子的联系:5.原子的基本性质六、练习及检测题七、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