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智取生辰纲》一、课前自学(一)读一读,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怄(òu):使人生气尴尬(gāngà)去处:容易出麻烦的地方兀(wù)的:怎么兀(wù)自:尚且,还怨怅(yuànchàng):怨恨逞辩:(chěngbiàn)卖弄口舌喏喏(nuò)连声:恭敬地连连答应聒噪(guōzào):打扰,对不起面面相觑(qù):互相望着发愣干(gān)系:责任口浅:口快,直说趱(zǎn)行:赶路端的:真的,确实却才:刚才计较:计策(二)知识积累1、关于作家作品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生平事迹不详。所著《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水浒传》围绕“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题,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中尤以林冲、宋江、武松、李逵等最为突出。本文节选自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通过对杨志押送生辰纲失败的经过描写,反映了封建统治下复杂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起义英雄在反封建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2、知识链接:(1)杨志是北宋名将金刀杨继业后人,但他本人只是朝廷的一个制使,官职很小。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梁山军马里做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排行第三。林冲来到梁山,王伦不容,要他先下山取“投名状”杀一人上山。不想正巧碰见青面兽杨志,两人拔刀大战三十余回,不分胜负。原来杨志是杨老令公杨家将的后代,本来是殿帅府制使,因押送花石纲在黄河里翻了船畏罪逃避。与林冲不打不相识,被王伦一起邀上梁山。但杨志一心想到东京找个官做,不肯入伙。杨志在东京花光了身上的钱,只好去卖祖传宝刀,与泼皮牛二发生争吵,不得已杀了牛二,被发配到大名府充军。为梁中书护送生辰纲去东京,又被晁盖等所劫。杨志无奈和鲁智深打上二龙山,杀了邓龙,做了山寨之主。后归了梁山泊。(2)生辰纲:生辰、即生日,诞辰。纲,为运送大批货物而编的队。生辰纲,即编队运送的大批寿礼(就是蔡京要过生日了,他的女婿搜刮了一大堆的民脂民膏给他打包送去就叫生辰纲,属不义之财)二、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线索,概述故事情节。2、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3、围绕题目中的“智”字,分析讨论双方是怎样斗智斗谋的?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活动:第一课时(一)基础练习1、本文选自《》第十六回。作者,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是我国,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的主题。2、给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趱()行怨怅()干()系:责任面面相qù()chěngbiàn()gāngà()guōzào()nuònuò()连声(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线索。本文以“”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了双线结构,明线写了“”暗写了“”,两条线索在黄泥岗相交,最后真相大白。(2)自读课文,理清脉络。第一部分:(~)第二部分:(~)(3)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内容。(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句段品读:(阅读课本141页第三自然段“没半碗饭时……”至146页第一自然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不卖!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他为什么要这样说?(2)“贩枣子客人”在一边的劝说有什么用意?3、探究质疑: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在班级发言,共同梳理主要情节。第一课时参考答案(一)基础练习1、水浒传施耐庵四大名著之一官逼民反2、参照课前自学(一)(二)研习课文1、整体感知(1)生辰纲杨志一伙的矛盾冲突吴用等人智取的经过(2)1—4: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5—12:主要写杨志与晁盖等人的斗智斗勇。(3)示例:本文叙述了杨志受大名府留守梁世杰(蔡京的女婿)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前往东京,在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人用计夺走的故事2、句段品读:(1)给老都管一个情面.他故意这样说,为了彻底麻痹杨志的警惕心理.(2)和白胜唱双簧戏,更加引诱杨志手下买酒喝,也更使杨志放松警惕3、探究质疑:杨志慎押金银担——七雄贩枣蒙杨志——白胜卖酒诱官军——吴用巧下蒙汗药——官军上当饮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