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一、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知道我国的分配制度,理解分配制度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信息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教学重点: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3.教学难点:基本经济制度与分配制度的关系,对多种分配制度的理解。二、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分配制度的内容政策性强,学生对现实中的这些问题了解甚少,感受不深,而且学习理论,容易觉得枯燥。2.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从了解父母或亲戚所从事的行业入手,了解现阶段我国存在的分配方式。三、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自主探究议一议展示表格,看看小强一家人的收入情况,成员工作岗位年收入爷爷承包责任田1.1万元爸爸某外资企业设计师4.5万元妈妈某国有企业上班2.2万元哥哥个体杂货店3.1万元学生讨论:小强一家分别是按什么方式取得收入的?现阶段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分配制度?(二)我国的分配制度1.基本分配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七嘴八舌:材料:某企业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允许工人购买一定比例的股份,在工资分配方面实施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计件工资相结合的计算方式,还设立了技术创新奖、产品质量奖、销售贡献奖,使企业在竞争中发展迅速。学生讨论:你认为材料中该企业采用的多种分配方式的效果会怎样?说说你的理由。2.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它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状况相适应。点拨与启发:通过示意图让学生明白(略)(三)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用知识结构图总结概括整一课的知识结构。(略)(五)阅读与感悟认真阅读并谈感悟。(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