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教育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自觉遵纪守法。2、能力:提高辨别能力,自我控制能力。3、知识: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教学难点: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导语师: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不良诱惑。个别同学由于抵制不住这些不良的诱惑,出现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遗憾终生。为了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预防违法犯罪的发生。只有这样,我们每一位同学才会有一个灿烂、光明、美好的明天。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个案例。中学生陈某,原来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实了社会上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不完成作业,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曾因偷学校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在社会上偷窃豺物、参加赌博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弄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分组讨论:1、陈某的行为哪些属于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哪些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哪些属于犯罪行为?2、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3、从陈某的身上,你得到什么启示?不履行法定义务一般违法行为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师:一般违法行为是指违法行为比较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不大,还没有触犯刑法,只是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的行为。陈某偷窃财务、参加赌博,违法情节较轻、社会危害较小,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被公安机关拘留,是一般违法行为。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陈某和“朋友”拦路抢劫,违法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是犯罪行为。可见,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下面,大家就根据我们所学习过的知识,让我们当一回小法官进入我们课堂的判案说法。案例一:有两名15岁的中学生,平时学习不专心,一有空就练射弹弓。他们趁晚上行人少的时候,偷偷地用弹弓射路灯,比赛谁射的准。没几个晚上,他们就打坏了12盏路灯。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警告处罚,并责令其父母赔偿了全部的经济损失。案例二: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对同室四位同学不满,残忍地将他们分批杀害。被抓获后,人民法院依据刑法判处其死刑。大家综合上述案例,将下列备选答案填入适当的空格内案例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受到的处罚所属违法类别一二备选答案A、刑法B、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C、一般违法D、犯罪E、警告、赔偿损失F、刑罚G、较轻H、较重师:对照一下,同学们做的是否与老师的相同呢?大家总结一下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何区别、联系呢?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2、所违反的法律不同3、应受的处罚方式不同联系1、都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法律、法规2、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师: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严格的界限,同时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即时改正,发展去,就有可能导致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师:那么“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大家能够举例说明吗?(选1—2名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案例来回答)师:同学闷列举的事例非常典型,有说服力。可见,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要从杜绝不良行为起,遵纪守法、防微杜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许多两难问题,而对这些两难问题,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下面,我们全般分成两组来进行辩论辩题:拒绝还是尝试正方;学会拒绝反方:偶尔做一次也没什么。(把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两组,展开辩论。同时老师加强引导。辩论结束后,在引导学生总结在辩论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师:社会是复杂的。而每个人在社会中生活,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