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2、训练学生能自渎文言文。3、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4、感受口技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过程方法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翻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突出的写法: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加以赏析。情感态度感受民间艺人的艺术魅力,心中升腾对祖国民族精粹艺术的骄傲之感。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教法学法诵读导学练课前准备板书设计20口技口技表演宾客反应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深夜惊醒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醒而复睡意少舒,稍稍正坐火警、救火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教学后记武威第四中学课堂教学设计通案个案一、自主学习。(一)搜集作者及其相关资料,准确填写下题:1.《口技》选自《》,它是清代编选的笔记小说。林嗣环,字,福建晋江人。2.《虞初新志》是一部小说,以铺写故事、记叙人物为中心。全书共20卷,所收多为人的文章。其中的故事形式近于搜奇志异,实际上是一部集。.(二)给加点字注音林嗣环()屏障()哗()犬吠()惊觉()呓语()絮絮()叱()伸颈()齁声()中间()曳屋()撤()几欲先走()许许声()两股战战()众妙毕备()力拉崩倒()(三)熟读全文。(四)凭借自己的积累和文中注释,自己翻译全文,疑难处留下来,课堂上共同解决。二、合作探究1.提出自学时留下的翻译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2.文言知识的归纳整理。(1)通假字:(2)古今异义:(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特殊句式:四、当堂达标1.解释加点的词语(1)京有善口技者(2)会宾客大宴(3)满坐寂然(4)其夫呓语(5)既而儿醒(6)众妙毕备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1)意少舒()A.shàoB.shǎo(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A.jiānB.jiàn(3)曳屋许许声()A.hǔB.xǔ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京中/有善口技者B.口技人坐/屏障中C.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D、妇/拍儿/亦渐拍渐止五、课后练习,分层作业(一)必做题:掌握实词虚词(二)选做题:背诵全文武威第四中学课堂教学设计课题20口技林嗣环授课时数总2课时学期总课时课型新授第2课时三维目标知识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朗读、背诵课文。2、训练学生能自渎文言文。3、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4、感受口技这一民间艺术的魅力。过程方法这是一篇文言文,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翻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对本文突出的写法: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加以赏析。情感态度感受民间艺人的艺术魅力,心中升腾对祖国民族精粹艺术的骄傲之感。教学重点2、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教法学法诵读导学练课前准备板书设计20口技口技表演宾客反应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深夜惊醒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醒而复睡意少舒,稍稍正坐火警、救火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教学后记武威第四中学课堂教学设计通案个案一、作业成果交流二、合作探究1.依据表演过程,揣摩文章内容,疏通层次,看看可分几层?每层写了什么内容,请概括一下。然后想想:哪部分内容是主体?2.口技者使用的道具是怎样的?表演的内容有哪些情节?请从文中找出词句。3.全文中描写观众反应的有哪些语句?从文中画出来。三、研读欣赏,技巧借鉴1.文中是以怎样的写法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2.文中是怎样描写“火海”的?3文中如何表现人的性格?4.声响描摹有何特点?四、拓展延伸一张,两三件,四方,听得五,六,心里七八,好似九,真乃十。五、当堂达标1.下面句中都有一个活用为另一种词性的词(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请指出并解释。(1)京中有善口技者,用作,义为。(2)妇抚儿乳,用作,义为。(3)妇手拍儿声,用作,义为。(4)不能名其一处也,用作,义为。2.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