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课新闻两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新闻的结构,能够通过标题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二、过程与方法(1)从新闻的主体人手,把握新闻内容的阅读方法。(2)可以指导学生先看新闻联播,了解主持人在阅读不同内容新闻的语气、语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渡江战役的胜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香港回归祖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炼的语言。二、难点:在阅读新闻中能准确找出新闻的要素。课时安排:2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第1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教师配乐朗诵毛主席所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声情并茂地导入课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为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而作,表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历史告诉我们,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经过长期革命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亲自撰写的一篇新闻,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请学生谈谈对标题的感受和理解。新闻的标题概括了所要报道的事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既交代了渡江部队的数量,又体现出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横渡”表现了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导语二(由时代背景人手)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1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我们今天学的这篇消息,就是毛泽东同志当时满怀豪情写的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战况的新闻稿。介绍新闻。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一条新闻包含标题(有时有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有时可根据需要省略导语或背景或结语。导语三同学们,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啊?(生答)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战役,渡江战役就是其中之一。(学生交流渡江战役的有关资料,特别展示图片)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出示幻灯片)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3.精读课文(可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4.文章段落的主要意思。【明确】第一部分(第1、2句),简述渡江战役胜利成功。第二部分(从“20日夜起”到文末),详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渡江胜利的重大意义。第一层(从“20日夜起”到“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写中路军渡江的时间、地点、渡江人数。第二层(从“21日下午5时起”到“不起丝毫作用”),写西路军坡江情况并加以评论。第三层(从“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到文末),写东路军渡江情况。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文章是抓住“横渡长江”来写的。与“横渡”的“渡”有关的词语有哪些?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有哪些?【明确】与“渡”有关的词语:“冲破”“渡至”“渡过”“渡完”等均是。与“敌我双方交战情况”有关的词语:写我方的有“歼灭”“击溃”“控制”“封锁”“切断”等;写敌方的有“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抵抗”“微弱”“泄气”“毫无作用”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师展示渡江战役指挥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点拨】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