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谈话、实践探究,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3.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重点难点】1.重点: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特征,明确爱国主义是其核心内容。2.难点: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热爱伟大的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方法】媒体辅助、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学情分析】1.针对的问题:目前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体制转轨时期,还有众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还有众多的人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与发达国家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还很大,离全面的、均衡的、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要求学生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艰苦奋斗,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绝不能盲目乐观,高枕无忧。2.学生的需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明确爱国主义、爱好和平、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教学过程】I.导入新课●活动:讨论师:每年九月,是我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什么党中央和教育部要开展这个专题月活动?生:加强对我们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现了国家、社会对我们的关心……师: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精神吗?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来学习“传承民族精神”。Ⅱ.新课学习板书:第三节传承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孕育和传承●活动:看一看、说一说媒体播放:刘翔在奥运会男子110米栏比赛的图片(视频),打出记者采访刘翔时话语的字幕“谁说黄色人种进不了前八……我要证明给他们看,我是奥运会冠军……”师:在看了上述材料之后,大家有什么想法?大家进行几分钟的讨论,然后请发言。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允许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师总结:(要注意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靠)刘翔的言行体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内在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我国各民族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国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相互交流和交融,形成了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过去是、今后也永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板书:2.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1)自强不息的精神●活动:故事或名言警句接龙师:请大家列举中华民族历史或现实生活中自强不息的故事或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牛:林则徐虎门销烟。师: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早在春秋《周易大传》中,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记载。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动力。当中华民族遇到外敌入侵时,这种民族精神则体现为不畏强暴,勇敢地反抗外敌入侵,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的斗争精神,并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断地取得斗争的胜利,因而它是一种引导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精神。教师结合教材第67页的材料进行讲解和总结,并要求学生完成“说一说”。生:基本上是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体现。●活动:讨论探究师:在今天,我国正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在我们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呢?学生讨论。生:略。师总结:要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振奋民族精神,使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以大力弘扬和培育,获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