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学科八年级思品下课题第八课消费者的权益主备课人年级八年级备课时间授课教师授课班级八年级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什么是消费和消费者,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消费者需要保护,消费者享有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维护权益的途径。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一些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有效方法,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提高消费者权利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教学重点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维权的途径和消费者协会受理消费者投诉程序及方法教学难点增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和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及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学方法阅读发现法I讲读法联系实际法等教学过程框题教材内容分析教学建议引言本课引言,由一个案例导入。这是一个由于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消费者受到人身伤害的触目惊心的案例。这个案例警醒世人,一定要重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商品的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执法部门要加大打击力度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本课的内容由此展开。第一目“我们都是消费者”,首先,展示一组有关消费场面(衣、食、住方面的消费和文化通过日常生活中几幅第一框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生活的消费)的照片,接着直接设问“你知道还有哪些消费”,引导学生联想起日常生活的种种消费现象。在罗列感性材料进行铺垫的基础上,教材正文讲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离不开消费,在消费活动中,我们与经营者的关系问题。为了扩展视野,接中补充了一段有关消费的内涵演变,以及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的比例变化的延伸材料。在对“什么是消费”有了一些理性认识之后,教材设置了一个漫画情景,漫画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顾客不但没有得到上帝的待遇,还受到厂家和店家的戏弄。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顾客处于如此不利地位?课文紧接着列举了顾客处于不利地位的几个原因。然后,针对其中一个原因,教材设置了一个活动,让学生判断具体是什么原因使消费者处于不利地位。再其后,教材做了一个表格,罗列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一些行为种类,让学生举出对应的现象。既然消费者利益容易受到侵害,保护消费者权益就势在必行。课文走笔至此,自然转入介绍有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第二目“消费者享有的权利”,本目主要帮学生认识消费者九大权利中的四项权利。首先,通过展示一个生产、销售、消费的流程图,说明消费者权利的合理性,保护消费者权利重要性。接着,补充列举其他五项权利,并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大致内容和作用。消费者享有这些权利,那么,他有没有什么义务呢?在本目的最后,简短地举例说明消费者怎样才能做一个文明的“上帝”。消费场景的引导,让学生扩展视野,想一想还有哪些消费活动,进而启发他们思考“什么是消费”。设计本活动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探究消费现象,自然地导入本课内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大量消费表面现象,分析它们的类型,进而开始思考深层问题,即:什么是消费,什么是消费者,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关系等。关于几个假冒伪劣产品危害性的探究活动主要帮学生认识消费者九大权利中的四项权利.关于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上帝”的讨论活动。活动建议:(1)自由讨论:消费者都有哪些不文明行为?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做?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假如你是经营者,你希望消费者怎么做?(2)请学生即兴表演一段微型小品,分别展现经营者和消费者好的和不好的关系。第二框维护消第一目“炼就一双‘慧眼’”,首先,展示一幅有关“有奖销售”情景的漫画,提示学生思考怎样甄别合法与非法的有奖促销现象。引出正文对做一个有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的合格的消费者的内容的阐释,即: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有一双“慧眼”,如此,才能充分行使我们的权利。第二目“维护权益的途径”,首先,通过一个有关医患纠纷的情景导入,说明为了维护权设计意图:通过甄别非法的有奖销售,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活动建议:大量收集有奖销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