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人:编制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目录序号名称页码1氨泄漏中毒应急处置卡12电缆层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卡13放射性物质泄漏应急处置卡14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应急处置卡15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事故应急处置卡16机械伤害人身伤亡应急处置卡17脚手架坍塌事故应急处置卡18起重机械故障故障应急处置卡19人身触电事故应急处置卡110脱硫CEMS故障应急处置卡111脱硫浆液循环泵故障应急处置卡112脱硫控制室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卡113脱硫上料系统故障应急处置卡114脱硫系统DCS系统失灵应急处置卡115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应急处置卡116吸取塔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卡117卸氨操作处置卡118氧化空气压力和流量不能满足设计规定应急处置卡119原煤硫份、灰份等超过脱硫系统设计范围应急处置卡120中毒窒息应急处置卡121中暑应急处置卡1氨泄漏中毒应急处置卡危险原因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等失效或泄漏导致中毒、窒息、爆炸。应急处置措施1.巡检人员或操作人员在巡检时闻到现场有刺激性氨味,应立即跑到上风位,判断泄漏发生的严重程度并向脱硝运行主值汇报状况。2.发生轻微泄漏,切断泄漏源。此时消防水喷淋应自动启动;否则手动启动消防水喷淋进行稀释。3.泄漏状况严重或漏点扩大而无法控制时,操作人员须立即撤出现场,站在上风位。向值长及应急抢险小组汇报事故抢险进行状况,同步在氨区周围做人员疏散工作。4液氨中毒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一旦氨水沾污皮肤,先用清水或2%的食醋液冲洗。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若皮肤局部出现红肿、水泡,可用2%的食醋液冲洗。(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并送医院救治。。(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若鼻粘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可滴入1%的麻黄素溶液,重者应吸入糜蛋白酶。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4)发现氨水吸入中毒者(出现呼吸道、眼、鼻、皮肤粘膜的严重刺激感,并伴随咳嗽、流涕、发痒、气促、紫绀、烦躁等症状),应让他迅速离开现场,并脱去被氨水污染的衣、裤;口服食醋50-100毫升,同步服用维生素c50毫克,每日3次;并应请医生急诊治疗,以免发生意外。5.停止现场作业,找出氨伤害原因,及时消除危险点。6.关闭泄漏设备截止阀门,启动淋水阀,截止阀关闭不了的,采用加装堵板等应急补救措施。7.当发生人员轻微中毒后仍能行动者,应立即离动工作现场;中毒较重者应吸氧;严重者如已昏迷,急救人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拔打120急救。当发生人员大面积灼伤或有生命危险时,应及时安排救护车送往医院急救。8.应设置隔离带,维持现场秩。应急电话厂内火警:119市内火警:119救护:120值长:项目分企业:电缆层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卡危险原因电缆过负荷、电缆绝缘老化和损伤、电缆接头缺陷、外界的热源影响等原因,也许导致物理着火,以至酿成火灾。应急处置措施1.发现人应及时就近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向脱硫运行当值班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汇报。火灾事故报警要点:(1)火灾地点;(2)火势状况;(3)燃烧物和数量多少;(4)火灾现场人员受困状况;(5)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2.立即判明着火电缆所属的系统和走向,调整运行方式,切断着火电缆的电源。3.迅速切断火灾所波及电缆的电源和封堵通往主控室、集控室、电子间等重要部位的通道和孔洞。4.进入火场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或防毒面具,防止中毒、窒息,并防止碰触导电部位。5.进入电缆间、隧道等密闭场所火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必须两人一组,佩戴正压式呼吸器,进入时间不适宜过长,并充足预留出撤回时间所需要的呼吸器的供气量。6.电缆着火优先使用干式灭火器。若火灾无法扑灭,电缆间、隧道用水灭火时,应保证排水系统正常。7.电缆间、隧道电缆火灾,消防灭火器材局限性,导致火势一时无法完全控制时,应急救援人员应撤出,关闭防火门,以使火焰窒息。8.灭火施救人员在灭火过程中要采用对应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止烧伤及燃烧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人员中毒、窒息,并严防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