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改革开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过程方法以史带论理解原理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识图分析判断特征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对外开放格局的特征评价政策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复兴责任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唯物史观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情感体验适应环境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教学重点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学难点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教学过程】一、前奏板-----温故而知新:1、(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①思想上→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②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新转移到上来,实行的伟大政策③组织上→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意义:是建国以来。完成了党的路线、路线、和路线的,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的新时期。2、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得到平反(1)成就: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是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备的宪法。此后,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一系列法律。(2)意义:反映了我国取得了伟大成就。广大人民的不断提高,我国正在向,建设的道路迈进。二、启动版—创境激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三、核心板—自主探究一、对农村的改革1、目的(作用):以调动,促进。2、典型:3、形式:。4、内容:。5、启示:。6、影响:大发展,为开辟了一条新路。二、对外开放的措施(1)年,我国在广东的、、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3)增设了;设立。(4)经济特区的作用:成为,,;加快发展我国。(5)开放格局:三、对城市的改革1、时间:从1985年起2、重点:3、主要内容。(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的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实行;(3)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以后,在推行、,向建立迈进;对采取、等多种形式。四、拓展版—展示汇报组织学生分析比较: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A.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主无法独立;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C.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五、(升华版)知识应用:一、选择题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A.经济建设上来B.建设和谐社会上来C.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上来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对外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A.坚持改革B.坚持开放C.经济体制改革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