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序号课题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3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1-8自然段,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体会语言的感情色彩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解读文章主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珍惜。教学重点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依照时间、空间顺序有层次的记叙和生动、具体的描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法设计二次备课一、组织教学。二、准备练习。听写下列词语。确凿菜畦蟋蟀缠络竹筛觅食渊博鼎沸锡箔脑髓秕谷蝉蜕书塾宿儒盔甲倜傥三、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四、尝试学习。1、研读课文前8个自然段,说百草园是乐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2.学习百草园中的景物描写。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点拨:“乐”体现在“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还有雪地捕鸟的乐趣。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百草园景色丰富、美丽诱人、“有无限乐趣”。作者写园内的景物,各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着力使用表现事物形态、色彩、声音、动态的词语。课堂教案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法设计二次备课自然景物描写: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鸣蝉(长吟)(肥胖的)黄蜂(伏)(轻捷的)叫天子(直窜)色美——“碧绿”耀人眼,“紫红”撩人心。音美——鸣蝉长吟,油蛉低唱,蟋蟀弹琴,齐奏齐鸣。状美——黄蜂肥胖,何首乌与木莲缠络,形状各异。味美——覆盆子酸甜,令人垂涎。3、作者一口气写了14种景物,4件趣事,作者更喜欢哪些?说说理由。点拨:作者更喜欢翻砖找蜈蚣、按斑蝥、拔何首乌、摘覆盆子等。用了两个“不必说”,这撇开的说法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生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紧接着用“单是”一词提起,强调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在描写百草园景色时,作者运用了修辞手法使语句变得形象生动。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4.学习“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复述一下“美女蛇”的故事,共同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童趣。这故事是带有神怪色彩的民间传说,结局是美女蛇被制伏了。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多媒体演示板书:乐景-看乐,饱人眼福。板书:乐闻——听“乐”,饱人耳福)点拨:曲折、惊险、离奇的美女蛇故事,增添了百草园的神秘色彩。故事的内容符合儿童好奇、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美女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5.学习冬天的百草园相关的段落。雪后捕鸟,乐在其中。作者对捕鸟经过的记叙,虽然仅仅用了两个句子100个字,但写得很细致,很有层次。五、课堂小结。六、作业。板书设计教学感悟反思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乐景――看“乐”,饱人眼福乐闻——听“乐”,饱人耳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