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第一课时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三维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够通过搜集信息查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相关内容。3.知识目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重点难点】l.重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2.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方法】讲授、问题探讨、合作教学。【学情分析】1.针对的问题: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养成教育其实是贯串人的一生的,尤其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和积极参与社会国家的政治民主生活是一个逐步的过程。2.学生的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意识,可以使学生从更多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更多地了解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学生为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迅猛发展感到由衷的自豪,从而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学习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学生搜集的相关信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从对中学生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高度,培养学生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少数民族的意识。【教学过程】I.导入新课●议一议(材料导人)材料一:美国18岁高中生塞中斯通过竞选当上美国最年轻的市长。材料二:新学期开始了,某班的班干部重新进行选举。师:这些说明了什么呢?学生讨论。生:说明美国青少年有较强的参政能力。生:说明美国民主。……师:你参加过类似的选举吗?比如选举班干部。学生讨论。师总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选举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民主形式,如在我们的政治生活中,选举人大代表等。师导入:接下来我们要讲的人大的选举与材料中的选举有什么不同呢?Ⅱ.新课学习板书:第三节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一、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说一说师:“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你知道人民是怎样行使权利的吗?材料展示并分析: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按预定程序进行大会表决,一项项议程顺利通过。当进行到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参加表决的474名代表中,只有218人投了赞成票,没有超过半数。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得大会通过。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未获该市人代会通过。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师:你知道人大代表是如何产生的吗?生: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选举产生的,是代表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人大代表不满意就是人民不满意,人大代表不赞成就是人民不赞成。这体现r人大代表的民主意识增强,体现了人大代表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职责的意识增强。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教师可以适当地拓展有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知识,见教学素材)师:从这件事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走近人大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形成观点。观点一:在我国,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当家作主,决定国家的重大事务。板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它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制定法律和法规,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监督其他权力机关,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制度就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制度直接体现着我国人民当家作主,它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观点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师此时再让学生举出一些例子,这些例子要能够反映国家的重大决策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如《反分裂国家法》的审议通过等。然后归纳:观点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火。民。师: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机关?生: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板书:2.我国的权力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师:在我国的国家机关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居于什么地位呢?板书:3.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师应该先将有关人大的问题安排学生收集资料,并在此安排汇报环节。●学生汇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以下职权。(1)最高立法权。即包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的权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