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金溪二中八年级语文下册安塞腰鼓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磅礴的气势,理解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深意。2、积累优美语句,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3、理解西北高原人民生命中奔放的力量,理解阳刚之美。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咝()晦()暗困倦()瞳()仁亢()奋羁()绊恬()静冗()杂磅礴()()戛()然蓦()然2、解释下列词语。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戛然而止: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和序号。捶鼓前:(沉稳安静)(第1—4段)捶鼓中:()()捶鼓后:()()4、听视频朗读;小组感情朗读;谈谈对文章语言特色的感受。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找出自己觉得最精彩的语句、片段进行品读赏析。(可以从词语、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赏析)探究二:“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三、拓展创新试模仿文中的某个排比句式,去写一个人,或一种景物,或一个场面。《安塞腰鼓》一、1、sīhuìjuàntónɡkànɡjītiánrǒnɡpánɡbójiámò;2、亢奋:极度兴奋。晦暗:昏暗;羁绊:缠住不能脱身,束缚;冗杂:繁杂;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戛然而止:声音突然中止。3、激昂亢奋,第5-27段;寂静,第28-30段。4、例: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量。二、合作探究一:示例——“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增强了气势,突出了捶腰鼓场面的宏伟,锤击的有力。“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以“鸡啼”反衬寂静。探究二:“好一个安塞腰鼓”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形成了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的深情。三、拓展创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