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行为与后果教材分析:责任就是一种自觉应尽的义务,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如何培养自己的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本框从“行为和后果的关系”,说明行为与后果具有一致性。学情分析:责任是道德的基本元素。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责任感,但在行动前太草率,遇到问题又盲目悲观或盲目乐观,情绪波动较大。本框就是要他们明确行动与后果的关系。教学目标:1.认识到生活在社会关系中的每个人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体验到任何行为都一定会带来相应的后果。2.学会理解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懂得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后果,理解为不同产生的后果不同的道理。教学重点和难点: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学过程:案例导入:山西长治市沁源县省道上发生特大交通事故。沁源县第二中学900多名学生在公路上跑操后调头转弯返校时,一辆东风带挂货车横冲直撞碾压过来,18名师生(包括一名教师)当场命丧车下。在送往沁源县第二人民医院抢救过程中,又有3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事故还造成18人受伤。据查当时司机属疲劳驾驶。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起车祸?[名言赏析]P76萨特的名言“人从他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过渡:从中我们会发现行为与后果是有密切关系的。面对如此复杂的道德情形,人的行为不只是“偷药”与“不偷药”的选择,评价的标准也不只是简单的对与错。那么,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海因茨,使他既放弃“偷药”与“不偷药”的痛苦抉择,又可以得到药[探究平台](一):阅读书P76海因茨的的故事,并根据要求进行分析。主张“偷药”:。主张“不偷药”:。1问:这个故事最美好的结局是什么?并谈谈理由。(分组讨论后回答)2问:为实现这样的后果,海因茨还有其他选择吗?为了救妻子,海因茨还有其它更好的行为选择吗?行为后果妻子获救有行为就一定有结果,那我没有行为就不会有结果,也就不会犯错了。你同意这观点吗?认真思考•对照提示阅读课本P78第一段:•有意识、无意识;善良、不道德;•行为的性质:合法、非法•行为的分类:•人的行为:•举出三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I.警察接警不出II.父母不抚养、教育子女III.医生见死不救归纳:人们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二)关于后果师: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仅行为是多样而复杂的,行为导致的后果也是多样而复杂的。有同学可能认为有行为,才会产生后果,其实,有时不作为也会产生后果。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为”和“不作为”内涵。(阅读书P78)举出三个生活中“不作为”的例子:物医治爱妻挽救她的生命呢?海因茨的目的只有一个,但是他可能采取的行为是多样的。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会做出一定的行为。有的行为是有意识进行的,有的行为是无意识进行的,从行为动机看,有的可能是在善良动机下做出来的,[归纳]后果有的有利于他人和社会,有的不利于他人和社会;有的的可预测的,有的是出人意料的;有的是随行为而产生,有的则是过一段时间才产生。不管是作为还是不作为,都会产生后果。只是有些行为会产生预期的效果,有些行为带来的后果会出乎人的意料;有些行为会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后果。而有些行为则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有些行为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有些行为的后果可能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有些行为的后果会随着行为的发生而发生,有些行为的后果则可能在一段时间后产生。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行为时,要首先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生活在线]一人闯红灯到底后果会多大?早7点40,南京大中桥路口。路口东西向红灯闪烁时,一位行人打头,七八名行人“殿后”,三两成群闯红灯过马路。违章者振振有词地表示:不就闯了个红灯吗,车流间有空隙,利用空余资源,没什么危险。可事实上,一个人闯红灯就会带动一群人效仿,车辆慌忙避让,本来就超饱和的路口,经过这一耽搁,车辆排起长龙,一条线上百余辆车停滞难行。归纳: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行为。只要有行为就会产生一定的后果[探究]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完成书P78-79)行为可能的后果闯红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