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恩和奶牛约翰尼斯.延森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重点、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褶()撂()木屐()窘迫()锃()亮瘦骨嶙峋()()翕()动反刍()瑕疵()找茬()羞怯()粗粝()锱铢()()必较踌躇()()腼腆()()刨根究底()2、了解小说的基础知识: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基本手段,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面有序幕,后面有尾声。小说一般根据篇幅的长短分: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整体感知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要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明确:老妇人安恩牵着一头奶牛到集市上去,因为这头奶牛实在太好,问津者不少,最后连屠夫也对它有兴趣,但是老妇人却拒不出售。最后,人们气愤起来,老妇人这才吐露真情:她不是来卖牛的,而是因为那头奶牛太孤独,她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心。探究案1、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第一部分:§1—§2描写集市上安恩老太太的外貌和她的奶牛。第二部分:§3—§19集市上贩子、屠夫们对安恩产生误会,安恩说出了事情真相。2、初识安恩1)根据课文第1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示例:从“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这句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知道她是一个安静从容的人。明确:初识:年迈、贫困、勤俭、自尊、安静、从容2)、第二小节主要是对牛的描写,从中可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牛?从哪些语句中又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明确:是头年老、美丽,健壮结实、甘于奉献的好牛。从“依偎”“蹭”还有它的漂亮可以看出安恩很爱牛,把牛照顾的很好,跟牛很亲近。训练案1、写出小说的三要素和记叙文的六要素。2、根据意思写出词语。因怕生或害羞而神情不自然。(腼腆)好象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旁若无人)形容人十分瘦。(瘦骨嶙峋)同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熙来攘往)对很少的钱都计较。(锱铢必较)比喻追究底细。(刨根究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小说家,从事创作半个世纪,其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六部曲更是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般的宏大气魄和优美奇特的风格。194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丹麦小说家约翰尼斯·延森。他有一篇短篇小说,不但经常在广播中朗诵,还被选人丹麦语文教材,给无数心灵以感动、教育和启迪,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恩和奶牛》。二、完成预习案三、完成探究案四、完成训练案五、作业布置1、抄写本文生字生词。2、心智启迪本文是写的关于奶牛与人的关系的小说,小说成功的塑造了安恩的美好形象。其实人与牛的关系非常密切。同学们搜集带有“牛”字的成语并解释。第二课时预习案1、搜集带有“牛”字的成语并解释2、研读发展高潮部分。探究案走近安恩根据表格在课文中划出相应的语句,并结合这些语句进一步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最后一次买牛人安恩屠夫安恩买牛人安恩买牛人安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1、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最后为什么“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她的态度是拒绝,从谦恭到不屑,到坚定的拒绝。因为她知道自己给别人造成了误解,不知该如何解释不卖的原因。可以看出安恩是个爱怜牛,同时也很善良,怕自己给别人造成误解。2、在安恩拒绝了众多的买主之后,终于有人对此寻根究底,不断追问。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很耐人寻味。请你揣摩一下其中的语气。“那么,它是已经卖了不成?”——已经卖出,所以不再理睬别人。“是吗?那么干吗老站在这里?难道是让这头奶牛出出风头吗?”——既然不卖,为什么要来这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