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庭美德之花盛开》本课是把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第三框题《让家庭美德之花盛开》中的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有以下几大构建:1、尊老爱幼,从我做起;2、持家之道,勤俭为贵3、守望相助,邻里相亲。本课内容丰富,知识点难易适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思想有礼貌的社会好青年;有助于学生养成尊老爱幼,礼貌有加的好品德;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奠定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课前活动与感悟分享,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对待老人的态度,做到尊老爱幼。2.通过分享交流与活动在线可以让学生看到对比,做到勤俭节约【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思考感悟让学生知道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的重要性,自己可以做到友好对待邻里乡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和认同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塑造良好的家庭美德对于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重点】1、让学生知道学会尊老爱幼,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与邻里乡亲有良好的关系。【教学难点】1、让学生知道学会尊老爱幼,培养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与邻里乡亲有良好的关系。1、多媒体多功能教室;2、素材(故事、图片、音乐等)。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尊老爱幼,从我做起一、情景导入,共同探究(一)、课前活动:对话:有一天,我也会老……衰老是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你是否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变老。想象一下自己年老时的情形,体会老人面临生活困难和心理需求,与同学们交流。我会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那时我希望……我会行动不便,步履蹒跚,那时我想……我可能会口齿不不清,说话都感到困难,那时我期待……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老人和长辈?老师讲述:家里的老人和长辈,对我们倾注了关怀和爱护,为家庭和社会作出过贡献,理应得到回报和尊重。他们年龄越大,生活上的不便就越多,心理上月容易感到孤独寂寞这就需要我们体谅他们在生活上的难处,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常跟他们说说话,聊聊天从精神上给他们以尊重合安慰。(二)、感悟分享:春秋时期,孔子最有名的弟子子路,小的时候,由于父母体弱多病,家里很穷。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饭,可家里一粒米也没有了,怎么办?小小的子路,于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公里的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袋米。看到父母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我国的开国元勋——陈毅元帅,即使自己做了元帅,可还是亲自为自己病弱的母亲洗衣洗裤,从来不要自己的下属去做,他就是尊老爱幼的楷模。看过这些的你有什么感想呢,分享一下吧?老师讲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设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人和儿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也是现代社会文明风尚的重要方面。在生活中,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成为尊老爱幼的新一代。持家之道,勤俭为贵(三)、分享交流:1、请大家翻到书上12页,观看下面的两幅漫画,你怎样看待漫画中反映的现象?学生回答2、辩一辩:有同学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没有必要再提倡勤俭节约了。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老师讲述:勤俭节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让家人远离好逸恶劳的恶习;还是一种值得发扬的美德,有利于形成勤奋进取、健康向上的好家风。勤俭节约永不过时,是需要时刻保持的行为风尚。(四)、活动在线: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今天老师就布置给大家一个小作业: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开展一次“今天我持家”活动,负责安排全家一天的日常生活,详细记录一天的开支,学习合理消费的知识。老师讲述: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日常的家庭事务勤劳节俭的好习惯重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学会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主动分担家务劳动,做到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勤奋学习,做好值日,积极参加公益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