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基本元素是碳.2、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4、通过生物体组成元素与非生物的对比,理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能力目标1、通过对组成细胞的元素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培养实验能力。情感目标:1、认同生命的物质性。2、通过学习认同生物界在物质上的统一性。3、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难点:1、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2、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蛋白质。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阅读和讨论教材第16页的“问题探讨”,让学生提出问题,交流,初步认识生物界在物质上的统一性和差异性。一、组成细胞的元素(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6页的第二三段,分析图2―1和图2―2(二)引导思考:1、组成细胞的元素有哪些?2、组成细胞的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是否相同?3、哪些化学元素在细胞的内含量很高?哪些很低?4、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什么?为什么?(三)最后归纳总结如下:1、基本元素:C、2、大量元素:含量较多C、H、O、N、P、S、K、Ca、Mg等3、微量元素:含量很少、Mn、B、Zn、Cu、Mo、Cl等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7页的第一二段,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二)引导思考: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分析时结合学生了解的生物体组成的化合物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水:85-90%无机盐:1-1、5%有机化合物:蛋白质:7-10%核酸糖类:1-1、5%脂类:1-2%(三)思考与讨论:教材第17页的“思考与讨论123”补充:1、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什么?2、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四)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目的要求: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究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生物组织中的有些化合物还可以通过其它方法鉴定它的存在。材料用具:小麦种子及小麦面粉(或其它植物果实、种子等)、酒精灯、解剖针、火柴、试管架及试管若干支、显微镜、载玻片、斐林试剂、苏丹Ⅲ溶液、双缩脲试剂、碘酒等问题:请你预习并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生物组织中的主要化合物的种类,先写出实验设计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实验方法和步骤、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等),如果条件允许,亲自做一下自己设计的实验。分析讨论:(1)你的结果与预测一样吗?与别人的一样?(2)不同植物器官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参考资料:几种化合物与特定试剂的颜色反应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与斐林试剂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溶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以出现紫色反应。淀粉与碘酒会发生蓝色反应。三、课堂小结四、练习反馈:教材第19页“练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及功能。能力目标:通过对蛋白质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1、认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蛋白质2、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3、通过蛋白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学习,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4、通过蛋白质的功能的学习,认识生物体的物质性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基础的观点;教学重点:1、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