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做“上帝”的感觉一、教材分析本框题位于第八课第三框,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以漫画《谢主隆恩》开篇,提出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设计了“知识窗”“友情提醒”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做合格而精明的消费者。上两框都讲到了消费者权利,而本框重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学情分析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八年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多,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由于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缺乏社会经验,辨别能力较弱,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生活常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懂得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法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到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感悟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掌握同制假售假行为作斗争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灵活运用所学方法,做一个合格又精明的消费者。教学重点:1、懂得维护权益的途径和方法2、做一个合格又精明的消费者五、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六、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说明法、情景教学法、讲授法等七、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多媒体2、学生即兴表演维权情景剧3、练习题教学活动设(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内容1、出示笑话:中国武林新四大高手: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简称:东鞋、西毒、南地、北钙。2、提出问题师:笑话说明了什么,同学们心中有哪些感受,同学们先来谈谈?学生回答不同(略)师:笑话中的“烂皮鞋”、“毒胶囊”、“地沟油”、“三鹿奶”侵犯了消费者说明权利?消费者面对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学生活动预设:看笑话,思考问题)(设计意图:本笑话涉及的是典型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事件,是关系民生与健康的大事。通过学生活动,让学生能感悟到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事实,激发学生兴趣,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二)消费者能找到“上帝”的感觉吗?师:出示漫画“谢主隆恩”,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问题顾客就是“上帝”,经营者本应尊重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这句话是真是假?为什么图中的商家如此对待上帝?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学生积极思考回答(回答略)(学生活动预设:理解漫画的意义,主要说明了现实生活中常常有消费者与经营者地位发生错位,现实生活中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存在,我们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上帝”不“上帝”,当现实生活中有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错位的现象,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维护合法权益的正确途径和方法情景展示:请同学即兴表演情景剧《眼镜风波》学生表演《眼镜风波》想一想:假如眼镜店拒绝了赵庆同学的要求,他该怎么办呢?请你为他出几个好点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法。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学生活动预设:学生分析案例并为赵庆同学“出谋划策”并通过“法律文库”提供几条有效的法定途径。)(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灵活掌握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和方法。)(四)“12315”投诉电话和我国消费者协会幻灯片显示“12315”标志、中国消费者协会会徽问:大家都知道这个标志吗?它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况下应拨打”12315”?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12315”投诉电话是消费者维权的一种锐利武器,消费者协会是我们维权的靠山补充说明:“12358”——价格投诉热线“12365”——产品质量监督热线每年“3.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学生活动预设:阅读、讨论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12315”投诉电话是消费者维权的一件锐利武器。消费者协会是消费者的靠山,是依法维权是两个重要部门。)(五)做精明的消费者1、维权总不是个办法,关键是我们在消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