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人”字的结构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交往是人类天性的需要,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的内在需要。能力目标:提高在交往中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知识目标:了解交往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交往是人类心灵的呼唤人类的众多需要只能通过交换来实现三、教学准备学情分析:初中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初中生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生活主题。初一上学期,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怎样与人交往,成为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物质资料准备:教师通过个别谈话或集体讨论了解学生对“人类能否离开交往”这一问题的看法;学生提前收集有关交往的诗歌、歌曲、名人名言、名人逸事等。让学生观察体会现实生活中交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1、播放歌曲《世界很小是个家庭》通过歌曲创设情境,使学生深入理解歌词带给我们的触动,更直观地了解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自然导入本课的学习主题。通过讨论及老师总结,理解人成长的历程就是人交往的历2、说文解字:一个“人”字是“撇”和“捺”组成,如果“捺”代表自己,“撇”代表他人,他人指的是谁?(可以是父母、同伴、好友、老师等)程,“人”字的结构就形象地诠释了人与人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的关系。新课:一、心灵的呼唤1、经典再现1.教师提问:我们同学中有谁看过《鲁滨逊漂流记》?说的是什么事?(学生讲鲁滨逊漂流的故事)是的,我们很多同学在很小的时候就看过《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在那样的条件下,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我们为他的勇敢和机智而感叹。现在,我们重新来体验鲁滨逊在孤岛上的生活,是否能体会到他的孤独与寂寞?2.学生想像鲁滨逊在这28年中可能有的心情。3.学生讲述自己的一次孤独寂寞的体验经历,说说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4.体验孤独。呈现下列情境,让学生想像在这样的情境下,自己的心情会如何。(1)独自坐在家中,无所事事,总希望有个朋友来陪伴。(2)夜深人静的树林里,与几个好朋友虽然迷路但始终团结在一起,相互勉励。让学生从自我的体验中感受到人际交往的需要,为以下的教学内容作铺垫。2、交往需要教师阐述“交往需要”概念:交往需要表现为每个人都有团体归属感,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友谊、合作与奖赏。这种需要促使人们结交朋友,寻找支持,参加群体活动,因而形成交往动机。当交往动机能够正常实现时,人们就会获引导学生理解交往对人的重要性。得安全感、归属感,反之,当交往动机受到阻碍或剥夺时,人们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甚至焦虑和痛苦。3、体会“交往是心灵的呼唤”1.案例分析: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3页的案例,体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学生阅读案例后交流体会:如果没有交往人会怎么样?2.分析资料。呈现下面的两个资料,学生就资料中的现象、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资料一:1996年7月29日,《中国妇女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一份家庭教育问卷调查报告,题目是《当今家教十大难题》。问题之首是“家长与孩子没有共同语言”,而问题之六则是“孩子没有伙伴”。据调查,14.8%的孩子自述“我没有什么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资料二:曾有一些学者用恒河猴做实验,将有些猴子群养,而将另一些猴子隔离喂养。结果,群养的猴子合群也活泼健壮,隔离喂养的猴子胆小、孤僻,连生殖能力也下降了!懂得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二、发展的需要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74页中的关于印度狼孩的故事,从中感受人际交往对人的成长发育的作用。2.学生讨论交流:狼孩会有哪些方面的缺陷?形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是什么?(狼孩可能有的缺陷有:智力落后、言语表达能力弱、缺乏人类的情感、缺乏安全感、没有自尊心等。而造成这些缺陷的原因在于狼孩没有与人交往的经验,没有体验人的情感……)3.教师讲解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意义:狼孩的故了解人际交往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学生交流狼孩可能有的缺陷以及形成这些缺陷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交往对人事,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