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案(教师用)中位数(新授课)【理论支持】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古希腊数学教育家欧几里得认为:学习数学惟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创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去观察分析,去合作交流、发现和创造所学的数学知识。人人经历数学再创造的过程,人人体验数学规律的生成和发现的过程,使成功的喜悦人人有机会去分享。教学对象分析:初二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较生动活泼,直观形象,且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重点:(1)掌握中位数的概念(2)能应用中位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技能1.认识中位数,并会求出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2.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3.会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4.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考经历探索中位数的概念的过程,学会根据数据做出总体的初步的思想、合理论证,领会平均数、中位数的特征数的联系和区别。解决问题能应用中位数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字信息处理的意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体会发展的内涵与价值。2.难点:利用中位数分析数据信息做出决策【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基础知识填空及答案1.数据3、1、-2、5、3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2.数据2、5、5、1、1、8的中位数是。3.某公司的33名职工的月工资(以元为单位)如下:职员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总经理经理管理员职员人数11215320工资5500500035003000250020001500该公司职员月工资的中位数是。〖答案〗(1)2;3.(2)5和1.(3)1500.〖设计说明〗心理学认为:认知从感知开始,感知是认知的门户,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模仿,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可以来求中位数。课内探究一、导入新课:活动1:在一次测试中,全班平均成绩是78分,小明考了83分,小明说自己的成绩在班里是中上水平,你认为小明的说法合适吗?〖设计说明〗初二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因此,教学过程中创设的这一问题情境较生动活泼,来源于学生自己的实际问题,学生有深切的体会,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意识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平均数是一种重要的数据,但他也有缺陷与不足,此问题意在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分析初步感受中位数存在的意义与必要。师生活动让学生进行讨论,突出解决以下问题:(1)中上是什么意思,它是一个位置概念;(2)平均数可以很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是数据的代表,但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二、小组探究活动2:在上题讨论后,出示该班所有学生的成绩,并从小到大排列:20,35,35,40,40,52,63,65,74,79,80,83,84,84,85,85,85,85,85,85,86,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7,88,88,90,91,92,93,95。并解决下面的问题:(1)从数列中可知,小明的成绩在全班是中上水平吗?(2)在班里中等水平的成绩应是多少?(3)初步形成中位数概念的雏形: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4)如果将上述数列从大到小排列后结果一样嘛?〖设计说明〗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遵循此时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不直接给出最终形式的定义,而是按学生思维的进展自然地逐步完善。4个小题分别代表几种不同的情形,为下面完整概念的形成提供经验支持,也为中位数特点的理解打下基础。活动3:110名工人某天生产同一零售,生产的件数是:15171410151917161412求这一天10名工人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