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十中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说明港澳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的优越性,通过计算与资料分析,了解“人多地狭”的基本特点,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探究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港澳的身世与政策等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计算分析能力、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与探究合作交流。(三)、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港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方法以及港澳未来的发展,培养学生树立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香港和澳门“人多地狭”的特点;难点: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三、教学方法1.提问探究法。2.读图分析法。3.讲述法、讲解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具准备1.相关图片与地图。2.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首都北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国另外两个重要的行政区域。(先播放《东方之珠》和《七子之歌》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香港美境图片再让学生们大声的告诉歌曲里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生:香港、澳门。师:很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里的这两个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板书:第二节、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二)、讲授新课师:这节课呢,我分为三个板块,下面我们进入板块一——走进香港和澳门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港澳在哪儿?它们的范围又是怎样的呢?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本,思考香港和澳门的经纬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一下请同学回答。生:略。师:先展示《香港与澳门政区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读图回答。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相对位置);分别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海陆位置)。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面积1098平方千米;澳门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面积约25.4平方千米。港、澳地处祖国大陆东南端,是以祖国大陆为腹地,位于珠江口东、西两侧,与广东省相邻,这里要为其外向型经济打基础,也为内外型广阔发展空间作铺垫。师:那同学们知道香港的海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吗?香港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珠江口东侧,邻深圳市,香港背陆面海,海陆兼顾,具有双向优势,既有利于开拓中国内地,也为开拓沿海经济地带和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海陆位置对其发展对外贸易和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以中国内地为腹地的相对位置使其获得了对内对外广阔发展的空间。维多利亚港是优良天然港湾,又位于沟通日本、东南亚、大洋洲及太平洋沿岸美洲各国的海上交通要道,这使得香港成为许多国家商品的中转站,转口贸易发达。师:现在同学们应该知道香港、澳门在哪,知道他们的范围了吧。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香港、澳门的其他方面。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香港与澳门面积、人口数量,迅速计算出这两个地方的人口密度。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的香港、澳门、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表格,请比较分析香港、澳门在人口数量、面积上有什么特点?生:略。师:针对人多地狭的特点,港、澳是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拓展空间发展经济的呢?(投影“高楼林立”和“填海造地、的图片)师:通过图6.13和图6.16的比较,可以看到香港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沿海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带。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为了克服人多地狭、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这一限制性因素,采取“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的措施,扩展生存空间。这是一种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地区优势的好办法。师:从课本图6.16上,估算香港的植被覆盖率约为70%,为何在寸土寸金的香港还要加大绿化面积?保留大片的绿地,意义何在呢?针对这种情况,说说你的看法,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时应注意什么?生A:略。生B:略。生C:略。师:香港山地多,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沿海地带城市建设的安全;城市绿地可以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