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一、教学分析(一)内容分析《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是《科学发展振兴中华》的第一目内容。主要教学内容有:(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我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二)教情分析1.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了解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的表现;知道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作用。(2)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培养主动关注国际政治发展、关心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能力、采用多种方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和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主题,自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2.教学重点:(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3.教学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三)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对国内外时政消息比较关注,平时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对国内国外的大事有很多感性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也使学生参与教学,同时又能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判断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也符合学生成长的需要,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大部分九年级学生具备了制作手抄报、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作品的能力,但缺乏对国际时政知识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学生制作PPT的过程中要给予个别的指导,帮助学生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对比中,认清各自的优势和差距、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是进行基本国情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二、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分组(二)学生准备1.把班级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明确收集资料任务。2.制作手抄报,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作品。(三)教师准备1.辅导学生制作手抄报、利用Powerpoint制作电子作品。2.把学生搜集的资料再次筛选,并制成多媒体课件。3.教师根据需要适当补充一些图片和视频资料。第一课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一)导入新课利用教材62页的“探究园”中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形势的变化”导入。过程:第一步:播放电影《珍珠港》中一段视频。(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性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第二步:投影“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数字表。第三步:设问:看完这一段录像和数字表,你能说出相对应的主题词吗?看到战争的残酷性,你渴望什么?和平问题解决了没有呢?(二)讲授新课1.投影《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的图片和《和平时代世界人民安居乐业》的图片。2.教师提问:比较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的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想一想:战争与和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会有哪些方面?3.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会有哪些方面?(小组讨论,教师板书)3.1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一)和平问题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2.和平的意义:让人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3.影响和平的原因:(1)强权、霸权主义;(2)国际恐怖主义等。(三)师生交流活动:探究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1.活动过程:第一步:投影一段录像《9.11事件》,提问9.11事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回答。教师讲解。第二步投影伊拉克战争的一些图片: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回答。教师归纳:2.练习过关:见练习册(1)教师投影图片《饥荒的非洲》。(2)设问:非洲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说明了什么?(3)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6页文字。(4)教师投影: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总量增长7倍,2008年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