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第2教时)目标预设1、进一步学习体会本文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2、领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教学重难点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一般方法。2、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教学准备背诵《春》预习导学检查上堂课布置的作业。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上堂课我们诵读了《春》这篇文章,我们感到十分精彩,今天我们就着重讨论《春》这篇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与生动性。二、精讲点拨,质疑问难1、教师以春草图为例,与学生共同赏析课文,说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喜欢的词语:①嫩嫩的、绿绿的②偷偷的③钻理由:①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②写出了小草不经意间破土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受,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2、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出喜欢的理由。3、每排指名一名学生上黑板。4、全班交流,教师总结归纳。三、课堂活动,强化训练这篇课文不仅语言准确,而且还很生动。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请大家找出文章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并说说好在哪里。1、比喻句。例: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不但写出数量之多,铺满田野,而且描绘出闪闪发亮,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2、拟人句。例: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将竟相开放的花的姿态写动写活,写出了百花争春的“形”和“神”。3、排比句。例:最后三节。赞美春天的蓬勃生命力,强调的“新”“美”“充满活力”。思考与调整四、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把握对春的喜爱赞美之情)五、延伸拓展,巩固内化1、仿照“春天像……”写一组比喻或拟人句构成排比,看谁写得多,写得好。2、阅读课文7节,你有什么感悟?布置作业1、背诵《春》。2、仿照课文,以“秋”为题材写一个片断。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