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作轴对称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①能认识轴对称变换,并能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二次轴对称变换的图形;②能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及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作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难点:通过动手操作总结轴对称变换的特征.三、教学准备剪刀、半透明的纸.四、教学过程:(一)板书标题,呈现教学目标:1.能作出简单图形经过一次或二次轴对称变换的图形;2.能利用轴对称变换设计一些简单的图案.(二)引导学生自学:阅读P39-41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你是怎样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的?2、作轴对称图形,实际是在确定什么?8分钟后,检查自学效果(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按课本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审美及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检查自学效果:师生共同完成如下问题:(1)画出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师生补充得出:画出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折痕轴对称,折痕所在直线是对称轴)(2)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有什么特征?(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找出几个对应点,并连结对应点进行验证.)学生交流后,总结归纳出: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新图形上的每一点,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连结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注:让学生感受改变对称轴的方向和位置,不改变轴对称变换的特征.同时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能力.(3)出示例1:如图,已知ΔABC可以和直线l,作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在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以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发现画图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将△ABC的位置移至如图2、3、4时,你还能作出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吗?画出后如何验证是否正确?图1图2图3图4注:通过检测,使学生学会运用轴对称变换画图,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体验变换思想.让学生归纳画图要点,总结:一个平面图形都是由一些线组成,而点动成线,所以,要画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后的图形,只要找到一些特殊点,作出这些特殊点的对称点即可.注:通过归纳要点,找到规律,形成方法.(五)当堂训练感悟P25课堂练习(一)1、2(二)1(六)课堂小结1.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l对称的图形,这个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一样.2.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与原图形上的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3.画一个图形经轴对称变换后的图形,关键是找到图形上的一些点,作出这些点的对称点.注:通过小结归纳,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画图方法.(七)作业暗线:课本P45习题12.21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