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的乘除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类比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探索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2.在分式乘除法运算过程中,体会因式分解在分式乘除法中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3.能够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说出分式的乘方的意义及其运算法则。过程与方法经历积极思考,参与活动的过程,类比分数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总结出分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共同交流、探讨,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获得成就感。2.培养创新意识,应用数学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其应用。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小组讨论四、教学媒体课件五、教学设计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出示教科书1页的问题1、问题2。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果,通过以上问题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学习分式的乘除运算的必要。(二)讲授新课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分式的概念、基本性质、通分、约分,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学习这些知识的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分式的乘除,又该怎样来得出这些知识呢?由分数的基本性质类比地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由分数的通分、约分类比得到分式的通分、约分。由分数乘除法的法则同样可类比地得到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现在我们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板书课题)活动1思考1.分数的乘除法法则是什么?2.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教师引导、说明。1.分数的乘法法则:分数乘分数,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分数的除法法则:两个分数相除,把除数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数相乘。即:2.类似分数,分式有: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用式子表示为:活动2例1计算教师展示问题,并提出问题,学生尝试完成,并互相交流、总结,归纳解题步骤。教师结合具体的学生活动,加以指导。通过分析,学生可以灵活运用其运算法则来解题。注意:(1)将算式对照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2)强调运算结果如不是最简分式时,一定要进行约分,使运算结果化为最简分式。教师关注:(1)学生的交流、讨论;(2)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3)学生能否正确求解。例2计算说明: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一般应先分解因式,并在运算过程中约分,可以使运算简化,避免走弯路。活动3例3“丰收1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减去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蓄水池后余下的部分,“丰收2号”小麦的试验田是边长为(a-1)米的正方形,两块试验田的小麦都收获了500千克。(1)那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高?(2)高的单位面积产量是低的单位面积产量的多少倍?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并作适当指导。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独立思考或通过讨论交流,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堂练习教科书13页的练习。学生分组讨论其解法,并找寻规律。教师深入小组,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注意运算法则的应用。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在运算中出现的问题:(1)分式的乘、除法的运算法则的应用;(2)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应为最简分式;(3)在讨论过程中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并说明想法的根据。(四)讲授新课1.首先复习整式乘方的概念:an是什么意思?a表示什么?n表示什么?2.再复习乘方运算的性质:aman=am+n;(amn)=amn;(ab)n=anbn.3.复习分数的乘方法则,如:接着提出问题:两个整式相除的n次方,即该等于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分式的乘方.(板书课题.)活动4思考:2.从以上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思考,观察,联系已有的乘方的意义及分式乘法的法则等知识,归纳出分式乘方的运算法则。教师在此活动中应重点关注:(1)学生能否发现规律;(2)学生能否用语言描述其发现的运算法则。一般地,当n为正整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