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中位线(一)引入新课-----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媒体出示问题:如何测量池塘两端的距离?提出问题后,学生思考一定的时间后,教师引出课题,为解决这类问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三角形的中位线》。(板书课题)【设计意图】:用生活中的问题引入课题,引起学生的兴趣。(二)讲授新课1、回忆三角形中线的定义,由中线定义自然的引出中位线定义,并比较中线和中位线的区别。(媒体显示,板书中位线的定义)。教学时提醒学生中位线相关的一些细节问题。【设计意图】:夯实基础。2、提出问题:三角形的中位线由什么特殊的性质?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进行猜想,提示学生从数量和位置两个方面去猜想。学生猜想的可能不到位,教师做补充。【设计意图】:激活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3、证明猜想(定理)本题证明属于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要尽量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让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本题;提醒学生要会用数学语言描述。教学时师生再一起回顾解决引例中提出的问题。【设计意图】:对定理加深印象。4、探究:三角形的三条中位线围成的新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与原三角形的关系。教学时学生探究,达成共识。【设计意图】:丰富自己的内涵,充实自己,备战中考。5、课堂练习:教学时安排一组练习,难度有浅有深,适合各类型学生。【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4、总结学生自己谈收获、谈体会、谈疑惑。5、作业(三)板书设计19.1.2三角形的中位线1.定义:2、定理:3、例题:证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