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企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共五篇]第一篇:推进企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推进企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从2007年开始,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党委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对于改革和完善企业党代会制度,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高党委的执政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工作重点是建立和落实党代表实行任期制、大会实行年会制、领导实行委员制、大事实行票决制、活动实行联系制等制度。在高度重视保障代表任期内的权利,不断强化代表的任期意识、责任意识、代表意识,畅通代表行使权利的渠道,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代表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为探索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为充分行使代表的民主权利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要坚持和落实党员主体地位,使党员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体现,最大限度地发挥党代会制度的作用,并从机制上实现我们党民主执政。但是,企业四年召开一次党代会,党代表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行使听听报告,填填选票的权利。党代会闭会后,就不再有以代表的身份知之、参之党内事务的机会,形成了开会当代表,会后没用了的现象。厂党委深切地感到,党的十七大和修改后的党章确定试行党代会常任制(包括实行代表任期)是完全正确的,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其次,实行党代会常任制,是改革企业领导机制的需要。第二篇:如何推进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如何推进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XX县区惠民街道办事处推进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为重点,对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第1页共20页第一,进一步强调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推进党内民主,关键是要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党员权利的实现和保障程度,直接反映着党内民主的发展程度。发展党内民主,必须牢固确立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党员民主参与机制。十七大报告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地位作用所决定的,是加强党的民主建设的基本要求。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党员的主体地位是通过党员的民主权利来实现的,离开党员民主权利的充分行使和切实保障,党内民主就无从谈起。切实保障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是党内健康政治生活的前提,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第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是党的基本制度,不断完善这一制度是推进党内民主的重要保1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作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首次提出了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这就使代表在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履行代表职责、行使代表权利有了明确和权威的依据。二是选择一些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旨在总结以往试点的经验,创新形式、规范程序,为全面推行党代会常任制提供更充分的理论和实践依据。经过一个时期的实践后,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会更加完善、更好地发挥作用。第三,完善地方委员会工作机制。党的各级地方委员会是党的组织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如何,关系到党的领导地位。党的各级委员会向同级的代表大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各级常委会向同级的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这是党内正常的权力归属关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的制度”。十七大要求进一步完善党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机制,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这就从机制上更好地理顺和规范了全委会和党委会的关系,它要求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进一步推动了地方党委决第2页共20页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增强了党的执政能力。第四,改革党内选举制度。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党员享有的基本民主权利。保证党员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础上的选举制度,是党内民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