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踝部损伤的五个小误区 VIP免费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踝部损伤的五个小误区 _第1页
1/2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踝部损伤的五个小误区 _第2页
2/2
踝部损伤的五个小误区踝关节扭伤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一旦发生足踝部损伤,给予及时诊断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当前很多人存在五个认识上的误区,容易耽误病情,贻误治疗的最佳时机。误区一:“因为我能够活动,所以不可能骨折”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有的人在发生踝关节扭伤后,往往立即站立起来,活动一下脚腕,如果没有剧烈疼痛,便继续行走。其实,以上的做法很不恰当。当发生踝关节扭伤时,即使没有骨折,也会有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甚至出现韧带的断裂。事实上,有时即使有骨折,你也可以行走。例如,较常见的内外踝的撕脱骨折,和一些当时没有移位的骨折,都容易被忽视。由于上述这种想法的存在,使很多损伤得不到及时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有些病人还由于最初的治疗不恰当变成慢性,给后来的治疗增加了很大的困难,甚至留下部分残疾,影响关节功能。误区二:“脚趾受伤,没必要立即治疗”一旦有骨折发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要认为没什么事,等到一个月时症状没有好转才想起应该拍摄X光片,而此时发现骨折对位不好,已经很难再完全解剖复位。骨折如果没有专业的足踝外科医师给予治疗,可能会发生移位或成角。另外,有的细微的骨折,早期X光片显示不清。此时,有必要在2周后复查X光片。很多病人此时可能被发现骨折已经移位,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要及时请足踝外科医师诊治,并给予及时处理。误区三:“足踝部外伤,应立即热敷”当有了扭伤、骨折或者脱位时,不要给予热敷,因为热敷会引起血流加快,导致软组织肿胀,使神经受压,产生更深的痛感。一旦有外伤,应立即给予冷敷(最好是冰块加水),可用毛巾包裹冰袋,敷于受伤表面,对防止局部组织过度肿胀和减轻疼痛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没有冰块的情况下,可以买些冰棍雪糕,砸碎后敷于伤处,同时尽快就医。误区四:“用姜和酒推擦扭伤的脚踝”扭伤脚踝、手腕等部位时,民间的一些方法是用手掌去按摩,或用姜和酒去推擦,这些方法都会促使受伤软组织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和增加渗出,加剧局部的肿胀和疼痛。正确的做法是:一旦发生扭伤,应该抬高及固定损伤部位,使用冰袋或冷敷法,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同时,应该尽快找专业医师诊治,必要时应该拍摄X光片或(和)CT及MRI(核磁共振),查看关节是否有骨折脱位或韧带撕裂断裂的情况。误区五:“用柔软的绷带包裹扭伤的踝关节”柔软的绷带不能起到强有力的加压包扎控制减少出血和固定踝关节的作用。踝关节扭伤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通常是指没有骨折脱位的软组织损伤。但必须要明确,这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诊断。明确的诊断应当包括具体的部位名称及组织器官和损伤的程度。此时应及时给予石膏或夹板固定,必要时,应外科手术治疗。许多公众在早期都选择忍着,这种做法不可取,有可能将损伤拖成慢性的疾病,影响功能恢复,甚至遗留部分残疾。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关节,站立行走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该关节面上,平时生活中养成的一些小毛病也很容易会损伤到踝关节。例如:爱穿鞋跟过高的鞋,步行过久,大吃大喝等,都应尽量避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踝部损伤的五个小误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