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考察报告首都机场集团公司2005年工作报告首都机场集团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升集团综合素质有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04年12月26日)李培英同志们:现在我代表集团公司党组和经营班子做2005年工作报告。一、2004年工作回顾2004团公司在民航总局党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界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集团宪章》,细化“3-5-3”管控模式,推进“2+1”产业发展战略,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积极稳妥地实施对外拓展,全面落实安全整改,持续改进客户满意度,稳步开展机场整体营销,加快非航业务重组,开发推广民用机场安全、服务、航班正点、经营效益等评价体系,进入证券、保险、银行、担保等金融领域,构建资本运作平台,启动“首都航空城”物流建设项目,围绕集团公司中心工作开展党的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调动党政工团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使集团公司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各单位业绩数字略)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04年,集团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5957万人次,约占全国市场分额的25.3%;集团公司“2+1”产业结构确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大大加强,提前实现了2003年制订的集团公司“四步走”战略的第一阶段目标。二、面临的形势2005年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第1页共12页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国由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历史性跨越的重要一年。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政府日渐趋于放松对航空运输业的管制,世界民航市场自由化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继续深入,航权安排继续扩大,区域合作开创了新的局面,以市场为导向的民航体制改革基本到位。集团公司具备了加速发展的宏观政策和行业环境。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90美元。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区间内,是航空货运需求最为旺盛、客运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加入wto使我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与国外客货交流量大副增长,我国对外贸易总额在2020年之前将保持年均7.5%的增幅;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我国出境旅游人数每年将保持15%左右的增长率,到2020年将突破一个亿,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和客源输出国。这些都预示着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将继续保持超过经济总量增长的强劲增势,进入新一轮加速增长期。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大中型枢纽机场的建设,带动区域内其他机场发展。就目前而言,从机场密度上讲,我国航空运输周转量为美国的25%,每万平方公里美国机场数量为5.98个,印度、巴基斯坦也达到了0.72个和0.43个,而我国仅为0.17个;从单体机场吞吐能力上讲,我国现有的干线机场,在“十一五”期间将有一半以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饱和,支线机场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从航线网络上讲,各航空集团根据各自的市场定位,启动了中枢网络建设,从软硬件方面均对机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机场也是拉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价值持续提升的“经济增长级”,它为临空产业及航空城的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促使房地产、物流、高新技术、商业会展等高附加值产业快速发展,对所在地区总体经济贡献可占gdp的1.4%至2.5%。此外,研究表明,每百万旅客能够带来1000个直第2页共12页接和3700个间接就业机会;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将创造出800个就业机会;每小时新增一个航班,将增加750个就业机会。总之,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民航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集团公司仍然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尽管面临着有利的发展形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集团公司目前基本上还在延续着旧有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各种资源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企业的经济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挖掘,前进道路上还潜伏着很多的障碍与隐患。在此情况下,想要真正进入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