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岗位技术安全操作规程一、岗位职责1、受工段长领导,对工段长发出的正确指挥应坚持执行。2、司炉工为本锅炉机组的主要负责人,对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人员有主要责任。3、司炉工应熟知:锅炉机组全部设备的构造,原理及其特性。蒸汽、给水、风烟道、给煤气设备和系统中主要阀门的构造等。所属锅炉机组的热工仪表和远方控制装置地点作用及工作原理,在运行中同情况下各仪表动作范围。给水泵的数量、容量和给水压力及给水系统。4、在值班时执行工段长的指示,有疑问时,应立即提出,若有明显危害人身和设备安全时,应拒绝执行并报告领导。5、当设备发生事故时,应带领本机组人员在工段长的指导下,迅速果断地按事故处理规程处理。二、技术要求1、额定蒸发量:15t/h2、额定压力额定压力:1.00MPa3、饱和温度:194℃4、煤气:纯净,压力≥2000Pa;温度50~70℃5、压缩空气:0.25~0.5MPa6、锅炉水位:水位在中心线±10mm7、风机轴温:不超过75℃8、给水泵压力:0.8~1.0MPa9、蒸汽压力:0.2~0.6MPa10、软化水硬度:≤0.02mgN/L11、软化水:PH>712、炉水碱度:6~26mgN/L三、岗位操作1、日常操作(1)锅炉正常运行时要求做到:锅炉内水位正常,蒸汽压力稳定、保持锅炉房的整洁、做好交接班工作;加强对各机械设备和仪表的检查,确保安全可靠,防止事故发生。(2)给水要求:锅炉给水须进行处理,水质标准必须符合GB1576《工业锅炉水质标准》。(3)水位表中的水位应在水位表中间,运行中随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但上下变动的范围不宜超过40mm,水位表必须每班冲洗一次。(4)锅炉压力必须保持稳定,不得超过设计压力运行,监视压力表是否正常,如发现压力表损坏,应立即停炉修理或更换。(5)为防止安全阀的阀芯和阀座发生损坏,每星期至少手动试验一次,安全阀至少两周作一次自动排汽(水)的试验。(6)锅炉排污应在低水位、低负荷进行,时间应尽可能短,以免影响水位。操作时应戴好手套,操作方法如下;先开启慢开阀,再间断关开快开阀,进行快速排污,排污结束后,先关快开阀,再关慢开阀。(7)如二台或二台以上锅炉使用一套排污总管,而排污管上又无逆止阀门,排污时应注意:(a)禁止二台锅炉同时排污。(b)如另一台锅炉正常检修,则排污前必须将检修中的锅炉与排污管路隔断分开。(8)排污完毕,关闭排污阀后,应检查排污阀是否严密,检查方法是:关闭排污,过一些时间后,在离开第二只排污阀的管道上,用手试摸,是否冷却,如并不冷却,则排污阀必有渗漏。(9)燃烧调整正常燃烧时,炉膛中火焰稳定,呈白橙色,一般有轻微隆隆声,如果火焰狭窄无力或有异常声响,均表示燃烧有问题,应及时调整气量和风量。若经过调整仍无好转,则应熄火查明原因,在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后重新点火。(10)送风量的调整锅炉所选用的燃烧器均是全自动运行的,实际应用中,只需调节风门的开启度来改变送风量。(11)锅炉运行时,应注意锅炉各部分有无特殊响声,如有应立即检查,必要时停炉检查,解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2、点火(1)锅炉点火前,将炉膛和烟道彻底通风,通风时间不得少于5分钟。(2)锅炉点火升温速度不能急促,防止损坏锅炉。(3)点火后必须密切注意锅炉水位,确保水位正常。(4)对停用超过半年以上的锅炉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温炉。3、升压(1)当压力上升到0.05~0.1MPa时,冲洗锅炉水位表,冲洗时要戴手套,脸部不要对水位表,动作要缓慢,防止损坏设备和伤人。冲洗水位表顺序:(a)开启水旋塞,冲洗汽水通路和玻璃管。(b)关闭旋塞,单独冲洗汽通路。(c)先开水旋塞,再关汽旋塞,单独冲洗水通路。(d)先开汽旋塞,再关放水旋塞,使水位恢复正常。(2)当气压上升到0.1~0.15MPa时,应冲洗压力表的存水弯管,防止污垢堵塞,冲洗压力表存水弯管时的方法是:将连接压力表阀门旋回原来位置,压力表指针能够重新回到冲洗前位置,表明存水弯管畅通,否则应重新冲洗和检查,同一设备上的压力表指示应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