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校车安全工作的几点体会我们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共有中小学32所,在校学生总数(包括幼儿园儿童)12789人,需乘车上下学学生3450人。在没有配置校车之前,运营接送学生车辆:微型车(7座)59辆,面包车(9座)34辆,三轮车50辆,住宿生周日往返回家的学生乘坐的客车达53辆之多。运营的微型车和面包车都没有营运手续。运营过程严重超员,当交管部门进行检查时,不法运营车辆或是错开检车时间,或是把车辆停在僻静的地方以逃避检查。特别是雨天和雪天,道路泥泞湿滑,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安全形势令人堪忧。教育局局长,主管安全工作的同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2011年9月20日,全省通化地区柳河现场会议之后,我区开始启动校车安全工程,在区委、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下,在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在我局的积极努力下,通过半年的努力,我区已经完成了委托由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利民城乡客运有限公司承担接送学生上下学任务的各项工作,现在标准运营车辆数量达到39台,其中,公交车10台(19座),校车29台。其中,74座4台,43座7台,19座18台,还有9台没有到位,校车实行五统一管理,依法运营,依法管理,收费合理,接送及时,基本上达到了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回顾半年来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教育主动牵头,搞好协调,是做好校车安全工作的前提。教育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关注学生生命,关注学生安全。李岚清副总理曾经有一句名言:“生命不保,谈何教育?”以人为本也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近些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孩子成长期望不断攀升,农村学生不断向镇内涌入,学生乘坐车辆上学需求急剧增加,由于不合格车辆的非法运营,各部门重视不够,相关机构监管不力,致使交通事故频发,引起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影响教育的安全稳定。彻底解决校车问题,确保学生交通安全,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十分重要、十分紧迫的任务。学生在学校,安全出了问题教育首当其充,做好校车工作,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责无旁贷,不能等待政府主动找教育,不能等待各个相关部门主动找教育,不能等待国家把校车主动送到学校,不能等待社会慈善家把校车主动送到学校,谁来牵头?唯有教育,教育必须把校车工作,当做学校工作的重要工作,主动协调各个相关部门,主动协调政府领导,主动出主意,想办法,推动校车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从2011年10月份开始,教育局先后召开了三次局务会议,学习领会2011年9月20日全省在通化地区柳河县召开的校车现场会议精神,学习王化文副省长在现场会上的讲话,深入提高做好校车安全工作在新形势下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做好校车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召开了两次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长会议,传达贯彻省市关于校车安全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在此基础上,搞好学生乘车现状的调查摸底,就学生乘车数量,车辆状况,乘车路线,驾驶员状况等等详实的资料做到了掌握。在校车没有配备之前,加强对现有运营车辆的监管,学校加强对营运车辆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加强在校门前的交通疏导,向学生发放《告家长通知书》,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不坐“三无车辆”不坐超员车辆,并且和家长签订学生乘车协议书,确保交通安全。根据外地经验从我区教育实际出发,拟定我区校车运行管理的基本模式:由政府管理,各相关部门监管,委托由省交通厅批准,各项手续健全的有资质的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利民城乡客运有限公司承担运营任务。二、政府高度重视,牵头管理,是做好校车安全工作的关键。校车管理,不是教育一家的事,教育管理权限有限,单靠公安、交通、安监、消防单个部门单独执法也无力管理好校车问题,需要各个部门协调协作,联合监管。联合监管由谁牵头?由教育、公安、交通、安监、消防那一个部门牵头都不利于管理,都容易造成责任不清、指导不力、该管不管、推诿扯皮、八龙治海的混乱局面。唯独政府牵头,政府亲自主管,才能更好地协调各个部门,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