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书一、活动背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各大高校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的常规性活动。活动成员以志愿者的形式深入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体验基层民众生活,调研基层社会现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为响应团中央号召,本学院特组织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农村,开展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活动。二、活动意义及目的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高校学生应发挥知识技能优势,为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我们也能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三下乡”活动架起了党和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又一座桥梁,通过下乡服务,体现出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心。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使我院学生能够紧密结合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在农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先进科技文化知识和生活观念的宣讲活动;让同学们全方位接触社会,了解我国国情,密切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提高“三下乡”活动的服务水平,为今后开展此类活动积累宝贵经验。三、活动主题圆梦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四、活动时间2013年7月8日—7月14日五、活动地点吉安市泰和县六、组织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生会七、活动流程:(一)前期准备:1.活动组织面向本院学生干部,选拔品学兼优、沟通能力强的同学组建一支优秀的学生实践服务队,队伍人数为20人左右。实践服务队下设文艺活动支队、宣传设计支队、安保后勤支队,各设负责人1-2名。2.物资筹备活动旗帜、宣传海报、横幅、队服、工作证、宣传板等宣传用品及相关办公用品、文体用品。3.实地考察提前了解实际情况,便于在当地更好地开展实践服务活动。4.联系媒体联系有关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追踪报道。(二)活动内容:1.爱心电话:利用一些现代化的工具给孩子提供视频通话、手机短信等相关服务,让留守儿童与父母心连心。2.义务支教:对当地6-15岁儿童进行文化教育,教授除语、数、外等其他丰富多彩的知识。(如:海外风采、自然风光等)3.素质拓展活动:开展系列素质拓展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创造学习的动机和动力。4.梦想教育: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对当地儿童进行梦想教育,使其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激励其向理想奋斗。5.安全知识教育:针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及安全问题,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和安全教育。6.文艺演出:在此次社会实践结束时,组织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晚会。圆当地农民能在家门口看一场文艺晚会的梦想。7.电影下乡:满足当地农民精神文明需求,播放红色、励志电影。8.社会调研:针对当地儿童的教育需求情况及留守儿童心理及生活状况进行社会调研。(三)活动流程时间活动名称活动流程备注三下乡活动内容流程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四)活动安排流程图:8号上午抵达目的地8号下午欢迎会,进行捐赠仪式全体队员参加当地组织的欢迎会,并将捐赠的物品进行分发。8号晚上工作布置会1.对全体队员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士气;2.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活动进行规划,明确目标;3.对全体队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活动圆满完成。详细安排以工作布置会为准9号上午义务支教按照相关安排,进行义务支教活动。详见附件19号下午素质拓展1.讲解各项体育运动的比赛规则,并开展友谊赛;2.组织各类素质拓展游戏。详见附件29号晚上电影展播播放电影:建国大业(暂定)10号上午心理健康、安全知识教育按照相关安排,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及安全知识教育。详见附件410号下午爱心电话全队分为若干小队,为留守儿童提供电话、视频、短信等服务,缩短其与父母的距离。详细安排以工作布置会为准10号晚上电影展播播放电影:建党伟业(暂定)11号上午梦想教育以讲座的形式,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梦想教育,鼓励其树立远大理想,并完成“梦想墙”。11号下午十八大精神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