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经济发展情况报告青岛、大连、长沙三市楼宇经济考察报告楼宇经济,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都市特色经济,是以商务楼宇为主要载体,通过开发、出售或出租商务楼宇进行招商、引资、留资,从而产生持续性税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当前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培育和发展楼宇经济当作促进本地经济的新举措。为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城市发展楼宇经济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今年8月上旬,市委政研室组成课题组赴山东XX市、辽宁XX市、湖南XX市对当地楼宇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现将考察成果综合汇报如下。一、三市楼宇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1、楼宇经济集约利用土地,财富效应突出三市的楼宇经济主要集中在当地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bd)。在土地资源有限、地价高昂的情况下,三市注重开发和整合楼宇资源,向空中求发展,向空间要效益,将每栋楼宇打造成税收大户和垂直的商务街、金融街、高新技术街或旅游产业街。XX市目前共有各类商务商业楼宇150余幢,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创造地方税收超过20亿元。其中XX县区2004年有30座写字楼税收超过千万元,投入使用的97座写字楼共创造税收16.6亿元,超过其区域内总税收的40%。XX市中山路、人民路两侧方圆2.4平方公里区域内共有118栋大型楼宇,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2002年缴纳税金10.3亿元。XX市XX县区172栋楼宇建筑面积257万平方米,创造税收1.7亿元。据测算,一座占地十亩左右的普通写字楼年税收可超过千万元,其税收产出相当于一个占地近千亩的普通工业园,楼宇经济已成为这些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楼宇经济产业关联度高,集聚效应明显三市的楼宇内汇聚了众多金融、保险、商贸、物流、软件等现代服务企业,并衍生出信息服务、代理服务、咨询服务和后勤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带动周边地区商业、会展、旅游、文化娱乐、休闲和餐饮等行业的发展,进而推动房地产业的发展。XX市、XX市XX县区和XX市XX县区,楼宇内企业总数分别第1页共5页为6000家、3236家和2813家,吸引了大量的商品流、贸易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推动了城市产业升级和档次提升。XX市南区商务写字楼入住率达到90%,1楼宇内汇集了826家外资企业,初步形成了以香港中路为中轴线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XX市XX县区2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就有49幢(不含在建的),入住企业实力强、服务覆盖面广,提升了城市形象。XX市XX县区楼宇有效使用率达80%以上,其中顺天国际财富中心就有77家企业入驻,成为XX市标志性建筑。3、总部经济成为楼宇“新贵”,示范效应巨大三市楼宇经济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著名企业总部和高端机构入驻,并形成了强大的示范带动效应。XX市南区顺应周边制造业快速崛起的趋势,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楼宇经济,吸引了9家外资银行、2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该区设立了分支机构,目前共有各类各级企业总部315家,包括马士基北方总部、大韩航空呼叫中心、玛雅公司山东总部。XX市依托楼宇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先后有40多家企业总部落户大连,如爱立信的中国结算中心、ge的北亚研发中心、埃森哲的全球研发中心,中国修船行业规模最大的中远船务集团总部也于今年3月由江苏南通搬到了大连,进一步提升了作为东北开放龙头城市的集聚能力和辐射力。XX市XX县区浏正街300多家企业中,有80%的企业总部落户该区。他们还明确提出在未来5年内引进40—60家跨国公司总部,市区内50%以上的省级代理机构、分公司在XX县区写字楼聚集。二、三市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和经验1、注重规范引导,搭建产业平台发展楼宇经济是市场行为,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三市对发展楼宇经济不是放任自流、坐视不管,而是采取产业战略先导和城市规划先行的方式,进行必要的规范引导。如大连在香炉礁区域规划建设现代商贸物流经济板块,在引进麦德龙、百安居等国外知名企业的基础上,着力建好以两幢11万平方米的商务大厦为代表的楼宇设施,重点引进对现代物流业依存度较高的商贸物流企业总部、区域分部、配送中心和结算中第2页共5页心等。青岛规划的科技街面积0.175平方公里,划为四个功能区,去年5栋写字楼入驻企业达到1248家,入孵企业360家,年销售额达15亿元。2、注重整合资源,打造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