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3页敬业——一、什么是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敬,有两层意思,一是尊重,有礼貌地对待;二是谨慎,不怠慢。业,指工作岗位。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敬业的意思就是克尽职守,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敬重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引以为豪;二是深入钻研探讨,力求精益求精。《左传》中说“有事无业,事则不经”;《韩非子·喻老》中认为“敬业”就是“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所谓“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宋代朱熹认为,“敬业”就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敬业,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才干,体现着一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家庭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实际上(或者从本质上说)敬业体现着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追求和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的态度。因此,敬业既是社会检验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又是一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敬业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一个人只有敬重自己的事业,才能热爱工作,开拓前进,取得成功。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漫不经心,必定导致事业的失败。敬业需要专心、细心、诚心。专心,就是专心致志地从事工作。南宋朱熹在谈到何谓“敬第2页共113页第1页共1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3页业”时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一个人如果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是“见异思迁”,不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其结果,常常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不利于己,亦不利于民。细心,就是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明代学者胡居仁认为,粗心是对事业的不敬,他说:“心粗最害事。心粗者,敬未至也。”诚心,就是要诚心实意地做工作。有位学者曾说过:“敬业需要注意两件事:即已着手之工作必须完成,已接受之事务必诚实为之。”《汉书·张敞传》上记载着张敞敬业的一个故事:张敞做京兆尹(当时京城的最高官吏)将要去职的前几天,叫手下一个小吏去办理案件。这个小吏硬是拖延不办,并且私自回家了。家人劝他不要这样,他答曰:“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意思是说,张敞他只有五天的待头了,还办什么案子呢?张敞知道后,惩处了这个小吏,亲自办了这桩案子,才离职而去。这种“站好最后一班岗”的精神,就是古人倡导的敬业精神。为什么要敬业?一是无数仁人志士给我们做出了表率在我国古代,许多仁人志士敬业尽责的故事广为流传。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王猛为相,临终不忘国事”……雷锋在日记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的岗位。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在第3页共113页第2页共1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3页什么样的岗位上都要发挥最大的潜能,做出最大的贡献!二是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英国作家麦克劳德布雷迪写的一本书,书名叫《敬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精神》。三是广大机关干部的立身之本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敬业的人和不敬业的人特点明显不同:敬业的人做事踏实,心里宁静,不会好高骛远,容易获得他人的尊重,在恰当的时候能够委以重任。不敬业的人恰恰相反,做事浮躁,这山望着那山高,办事拖沓,缺乏责任感,也往往缺乏自信,因此难以委以重任。只有敬业的人,才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会为社会、为企业作出贡献。也只有敬业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企业的栋梁之材,希望所在!作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只要你能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热情,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高效、更精妙,你的敬业精神就必定会为你带来更多的声誉。麦克劳德布雷迪的《敬业:从优秀到卓越的公司精神》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一个人被周围的人称之为“敬业的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