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丰南区防台风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编制原则2、区域概况2.1自然地理2.2防御体系及重点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3.1指挥机构3.2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职责3.3办事机构4、预测与预警4.1台风分级4.2信息监测与报告4.3预警5、应急响应5.1应急响应级别与启动条件5.2应急响应行动5.3信息发布与新闻报道5.4应急结束6、保障措施6.1通信与信息保障6.2抢险与救援保障6.3供电与运输保障6.4治安与医疗保障6.5物资与资金保障6.6社会动员保障6.7宣传、培训与演习7、善后工作7.1灾后救助7.2抢险物资补充7.3水毁工程修复7.4灾后重建7.5保险与补偿7.6调查与总结8、附则8.1预案管理与更新8.2奖励与责任追究8.3预案解释部门8.4预案实施时间1、总则1.1编制目的。我区为滨海平原区,南临渤海湾。近年来,受台风引发的风暴潮袭击影响,我区沿海地区盐田、虾蟹池及临海村庄时常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做好防台风工作对保持全区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使防台风工作逐步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便于各级指挥机构组织抗灾抢险及各部门之间协同作战,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特制订本预案。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丰南区所辖区域,为丰南区有关防台风部门提供依据。1.4编制原则。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指导方针,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与分部门责任制,按照统一指挥与调度、分工协作、突出重点、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提高防御工作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2、区域概况2.1自然地理。我区位于河北省东部,冀东滨海平原南部,区域范围为北纬39°11′59″至39°39′28″、东经117°51′43″至118°25′28″。南临渤海,北靠唐山市区,东邻滦南县、唐海县和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与汉沽管理区、天津市宁河县接壤,总面积1568平方公里。我区地处滦蓟冲积扇边缘,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面高程1.5-25.O米,地面坡度约1/800-l/1.2万。全区分为冲积平原和滨海洼地两种地貌类型。东部处于滦河冲积扇边缘,主要受沙河影响,质地松散;西部属蓟运河沉积地带,质地粘重;中部受陡河冲积和沙河、蓟运河多次冷温交错冲积作用,形成了明显的沙粘相间土壤层次。我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夏季多东南风,潮湿炎热多雨;冬季多西北风,干燥寒冷。年平均风速2.7米/秒,平均气温10.5℃。多年平均降雨量601毫米,多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80%,且降雨强度大。据建国以来的资料记载:我区1965年发生风暴潮,潮位3.4米,当时的南堡盐场、丰南盐场大部分盐田被淹,多数农户住房进水,损失惨重;1985年8月19日发生风暴潮,最高潮位达到3.0米,冲毁虾池1500亩;1992年9月1日发生有历史记载最大风暴潮,潮位3.57米,27.6公里海堤不同程度遭到破坏,部分海挡被完全冲毁,淹没虾池10500亩,盐田25万亩,400多户居民住房进水,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1994年8月15日发生风暴潮,潮位达3.2米,未造成大的损失;1997年8月20日发生风暴潮,潮位达到3.28米,冲毁虾池5000亩,部分海挡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万元;2004年9月16日零晨发生风暴潮,潮位达3.43米,同日下午,风暴潮再次侵袭我区沿海,潮位达3.27米,造成30户居民房屋进水,6180亩虾池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530多万元;2005年8月8日下午,受强台风麦莎减弱形成的热带低压影响,我区沿海出现较大风暴潮,潮位达3.33米,造成17户居民房屋进水,7760亩虾池被淹,直接经济损失达420万元。我区临海乡镇主要是黑沿子镇,辖9个村庄,总人口1.98万,经济主要以海水养殖、盐业生产为主。近年来,我区沿海经济迅猛发展,盐田面积已发展到45万亩,虾蟹鱼池等面积达4万亩。2.2防御体系及重点。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