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年人美版美术一下《船》教学设计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二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以船为载体,从感知、认知到思索、表现,多层面地拓展同学学习的时空。课文首先以提问方式引发同学主体的感知:你见过什么样的船呢?师生开始共同探讨船的由来、进展、用处及类型。坐船的感觉是怎样的呢?引入身临其境的记忆和感受。向同学们介绍你感兴趣的船上有些什么。船不仅是载人运货的工具、进行训练和体育运动的器械,我们还欣赏到它的造型艺术性。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同学的感知和对信息的捕捉,实践讨论性的学习过程。应会:会用有特征的形构成不同用途、不同特点运动状态的船,表达个性。2.隐性内容与目标:在探究性学习和儿童艺术表现过程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在理解、认知船的过程中,启示同学劳动制造文明、智慧的意识,拓宽知识面。在制造中启迪智慧,培育个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在感知中用有特征的形构成某种船。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学习材料:船的模型、方形纸、彩笔、蜡笔……教学过程:一、说船:1.准备船的模型、资料、图片。2.说一说你所了解的船。教学意图:通过收集,培育同学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了解船的相关知识。二、看船:1.欣赏教材中船的图片:古代的船、现代的船、赛龙舟……2.欣赏书中儿童作品:画的船、折的船。教学意图:提高同学的欣赏能力,开阔同学的眼界。三、做船:1.画一画船。表现船身:用有特征的形概况自己感兴趣的船身。局部结构的表现:体现船的种类。装饰船:用线和色增添细节,体现船的功能。2.折一折船。自己折一折,相互间学一学,看图折一折。教学意图:提高同学动手制作的能力。四、赏船:1.展示自己画的船。2.玩一玩折的船。教学意图:感受美术课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附送:2024-2024年人美版美术一下《船》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用途、不同特点的船,初步了解船的进展历程。2.能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地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3.通过探究、表现等活动,使同学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科技和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抓住船的结构特点,大胆表现自己心目中的大船。教学难点:探究过程中立意和构思,生动画出船的状态。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船的图片及图像资料,查找有关船的进展及科技方面的故事。同学:绘画工具、剪刀、胶水老师:代表大海的蓝色大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二、感知与启示1.分小组展示同学收集来的有关船的图片和资料,并选择小组集体认为最好的图片资料向全班展示。师问:(1)你知道这艘船叫什么船吗?为什么?(2)还有其它种类的船吗?(全体同学欣赏图片并议论)2.了解船的进展历程,同学根据收集来的有关资料议论老师提出的问题。(1)师问:谁知道最初的船儿是怎样的?(就是根木头浮在水面上)(2)师:这样的船造型真简单,老师也能马上想到几种,你们看,这块西瓜皮就可以成为一艘船。别看它小,至少可以装载几百、几千只蚂蚁。像这样造型简单又很有用的“船”,小朋友们还能想出几艘吗?(撑开的伞、香泡皮、瓶盖等)(3)师:接着又出现了用木头做成的月亮型的船。有的造船师傅还在船上叉上风帆,就成了帆船,然后便出现了铁皮船、气垫船、快艇等。(课件出示相关船的图片)三、设计创作1.师问:看了这么多的船,你能画出你心目中的大船吗?2.同学自由创作,老师巡视指导。四、作业展评师:让我们的大船到海中去航行吧!1.用剪刀将自己画的大船按外轮廊剪下来,贴在老师准备的蓝色大纸上。2.同学自评——互评——老师总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发觉有关浮力的知识,认识各种能浮在水面上的材料。2.能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船,培育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3.培育同学的创新意识,增强同学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成造型美观,能浮于水面上的船。教学难点:设计制作造型美观,能浮于水面上的有创意的小船。教学准备:同学:收集身边的各种废品。老师:用废品制作的范船,水盆若干个(四人小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