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高效运行信息化建设为“三保工程”保驾护航管理规范运行高效信息化建设为“三保工程”保驾护航20XX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期和全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殊的历史时期产生特殊的现实问题,也就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资源需求持续上升,土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好国土资源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方位、承担的职责、发挥的作用和肩负的使命,需要我们每个国土人体现出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善治善为的智慧。基于此,市局党委决定在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以“保发展、保红线、保队伍”三大工程建设为重点,围绕“着力三保创新,全面提升素质、勇夺全省一流”这一主题,全面开展“三保工程创新年”活动,以“三保创新”引领全局,推动工作。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和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及政务公开的重要途经。信息技术完全融入国土资源管理各环节,优化和重组管理流程,打通条条分割、板块林立的机构边界瓶颈,构筑以信息化为支撑的协调顺畅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模式,信息化已然成为国土资源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国土资源部以数字国土工程和金土工程为主要依托,全面开展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实现国土资源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我局把信息化系统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XX市国土资源局亭湖分局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耕耘数载,成绩斐然:20XX年初,随着土地规划、国土监察、矿产管理三个业务子系统的全面推广实施应用,我局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硬件、网络设施为基础,门户网站为窗口,地籍业务、建设用地、土地规划、国土监察、矿产管理、信访、财务、综合事务等业务子系统全覆盖的格局,创新服务形式,规范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为我局顺利开展“三保工程创新年”活动保驾护航,第1页共4页信息化工作在“三保”工程中体现作为。一、服务发展,信息化成为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基础保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这需要土地资源强有力的支撑。在土地管理日益严格的情况下,面对迅猛的用地需求,如何节约集约利用好土地资源成为资源保障部门的首要任务。我局信息系统的建设紧紧围绕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和综合利用,构筑国土资源“电子沙盘”。地籍业务系统运行顺畅,基层国土资源所可以直接将审批材料录入到地籍业务系统,通过XX市国土资源专网报送至分(市)局审批,跨越了地域的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国土资源所土地登记发证效率。将辖区内每一宗地的基本信息、权利人信息、法人代表情况、房屋信息、界址信息、注册登记信息等录入地籍信息数据库,并利用图形系统插件,将宗地的图形信息与其他信息实现关联,在bs网页模式下,都可以实现任意画一个区域,由系统自动分析出范围内国有、集体土地面积、分用途土地面积、人口数量和价格区域,并形成相关报表,为领导的宏观决策奠定有力的数据基础,为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保障。土地规划系统顺利上线,建设项目预审、独立选址申请、点供计划申请成功实现了网上审批,审批流程直达省厅,分局、市局、省厅互联互通,极大缩短了审批业务时限。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在土地规划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局机关与各国土所、执法大队可以随时查询了解土地规划信息,快速地履行土地用途监管职能,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监测,及时把握土地利用趋势,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服务。建设用地系统优化升级,通过有针对性地梳理和规范审批流程,用信息化的方法再造审批流程,使之更加适应网上审批的需要,逐步脱离传统的纸质材料,使之更能发挥网上审批的效率,为更好服务项目建设、服务社会发展打造了坚实的平台。二、坚守红线,信息化成为综合执法监管体系中的中坚力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坚守红线,首先需要我们当好宣讲国策的“宣传员”。我局通过改进门户网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