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重点与方法1.工厂企业的法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在企业2.工厂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2.1认真执行法律法规,领导重视管理到位;2.2坚持“三同时”开展预评价,落实各项预防措施。2.3抓好接触控制、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的检测与评价;2.4认真开展健康监护作好职业性健康检查;2.5防止职业病发生、作好应急救援准备;2.6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2.7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的宣传培训2.1认真执行法律法规,领导重视管理到位;1)建立各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有专兼职人员全面负责职防工作。2)制定专兼职人员职责;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经常检查。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作好职业卫生基础工作。2.2.坚持“三同时”开展预评价,落实各项预防措施。1)新改扩建项目必须达到三同时;2)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达100%;3)防尘防毒措施预防措施落实;2.3.抓好接触控制、定期进行作业场所的检测与评价1)监测种类达标、不缺不漏,2)作好尘、毒、噪的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定期公布,3)未达标的的有害因素应积极治理、加强防护;2.4认真开展健康监护作好职业性健康检查;1)完成三期体检即上岗前、岗中、离岗。2)高温体检夏季前完成3)体检项目完整、体检率达100%4)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体检)2.5防止职业病发生、作好应急救援准备;1)职业病发病率0,职业禁忌症人员应调离与其相关的作业。2)作好职业病复查工作,对职业病病人安排复查、治疗和康复工作。3)建立适宜的应急救援预案及突发职业卫生事件的处理程序,有有效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药品;2.6职业病危害因素管理;1)企业危害因素情况应有登记;2)职业危害场所应设警示标识;职业危害警示标志2.7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法知识的宣传培训1)职业病危害知识的培训(三级培训);2)培训计划、记录、考核;3.工厂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重点与方法:1〕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的评估与建档;㈠作业场所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⒈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⒉生产布局合理⒊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⒋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⒌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⒍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⒎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应急撤离通道⒏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必要的泄险区⒐放射工作场所配置报警装置⒑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储存,配置报警装置⒒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12.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13.高毒作业设置淋浴间14.高毒作业设置更衣室15.高毒作业设置物品存放专用间16.女工冲洗室㈡工作场所管理的核心:控制工作场所的危害主要方法:⑴尽可能采用工程控制法(采用隔离密闭通风替代或改变生产工艺的方法)⑵突出使用管理控制法(通过强化管理和行为干预的方法)⑶并非首选但又必要的最后一种方法(个人防护方法)国家卫生部、国家科技部拟在十一五期间对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实施关键技术科技支撑计划:抓两个落实[1]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有效性的评估与管理;[2]职业健康教育与促进对职业人群职业卫生行为的提高和管理2008年要求各厂企填好国家下发的《工作场所职业危害抽样调查表》A:填表的方法与要求B:填表后交回市职防院汇总C:每间厂电子输入整理后以光盘形式发回厂企作职业卫生基本情况建档档案;[2]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评估与管理;定义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以控制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目的,采用通风净化系统或者采用吸除、阻隔等设施以阻止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装置和设备。职业病防护用品是指为保障劳动者在职业劳动中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健康的影响,对机体暴露在有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环境的部位,采用相应的防护用品进行保护。职业病防护设施使用防护设施的要求:a用人单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