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页④太行山区③皖西大别山区②长白山区①武夷山区⑤黄土高原⑥浙南山区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4页(必修Ⅰ)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属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自然因素的是()A.地形、气候B.人口、资源C.工农业发展水平D.科学技术2.在人类历史早期,西亚两河流域曾经是林木繁茂、经济昌盛的古代文明中心。后来由于森林被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一事实说明()A.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的分类是绝对的B.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森林资源应属于非可再生资源C.多数非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D.多数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其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为非可再生资源3.下列关于煤炭资源及其利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至20世纪初,世界能源进入了“煤炭时代”B.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和使用C.18世纪中期以前,煤炭在人类能源消费中占据首位D.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认识和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加强。据此回答4—5题。4.下列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气候资源B.森林资源C.太阳能资源D.矿产资源5.内燃机的出现标志着世界能源进入()A.木柴时代B.煤炭时代C.石油时代D.核能时代6.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B.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C.自然灾害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D.自然灾害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7.一般来说,影响洪涝灾害发生的较大的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植被D.河道8.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引发洪涝灾害的发生或加剧危害程度的是()A.植树造林B.蓄洪泄洪C.围湖造田D.修建水库9.读右图回答问题:某企业家计划投资建设一个大型茶叶种植园,你认为他考虑的地区中,较适宜的是()A.①③⑥B.①②③C.②④⑤D.④⑤⑥读“塔里木盆地”图,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第2页共4页第1页共4页铁路公路河流聚落山脉沙漠湖泊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4页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10-12题。10.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D.山前冲积扇11.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B.“之”字型分布C.线状分布D.环状分布12.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13.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右面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反映了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A.干冷――暖湿――干冷交替变化B.温湿――干冷――温湿交替变化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14.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措施,最合理的一组是()①开发某些东南沿海滩涂种植棉花②开发黑龙江、新疆等边远地区荒地种植水稻③⑤在长江中上游山区营造防护林④在江南丘陵红壤区栽培茶叶⑤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⑥利用西藏太阳辐射强的优势,大面积种植长绒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⑥D、①③④⑤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循环过程中蒸发吸收大量热量,而在降雨时则将这些热量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能量的交换B.“三峡”的水能资源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水体的势能C.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与水循环无关D.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16.下列现象体现关联性的是()A.全球变暖-沙尘暴-地震B.火山喷发-台风-干旱C.寒潮-酸雨-臭氧层空洞D.台风-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山西是我国举足轻重的能源基地。山西能源基础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环境问题,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就必须重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据此回答17---20题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