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中的对称性问题1.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的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方位图。读图,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该地当天的昼长为()A.9小时B.12小时C.13小时D.14小时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回答2~3题。2.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3.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小时的是()A.小满和大暑B.处暑和霜降C.小雪和大寒D.立春和惊蛰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昼长最小值)。据此完成4~6题。甲乙丙丁昼长差05小时30分13小时56分24小时4.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A.甲B.乙C.丙D.丁5.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6.乙地的最短昼长值是()A.9小时15分B.8小时35分C.10小时25分D.14小时45分据报道,某年8月21日,我国科考队员在中国南极昆仑站(下图)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完成7~8题。7.这一天,科考队员在昆仑站看到日出时,国际标准时间及日出方位是()A.7时北方B.10时东方C.13时西方D.15时南方8.据此推算,昆仑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间约在前一年的()A.3月21日~30日B.4月1日~10日C.4月11日~20日D.4月21日~30日如图示某年3月21日(春分日),站在山脚地带的人在5:00(地方时)看到日出,站在山顶的人在4:00(地方时)看到日出,已知该山的相对高度为800米。据此完成9~10题。9.此时,山顶日照时长约()A.10小时B.12小时C.14小时D.16小时10.此山顶海拔高度约为()A.800米B.1000米C.1200米D.1600米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是浙江省境内的首例世界文化遗产,同时也是继江山江郎山后,省内的第二处世界遗产。下图为2015年2月6日摄影师在西湖拍摄到的日出景象。太阳从城隍阁正后方升起,金色的阳光勾勒出阁的形状,投向湖面,呈现出非常优美的景观。据此完成11~12题。11.拍摄该日出照片时,摄影师位于城隍阁的什么方向()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12.下列日期中,在同一地点也可能拍到上图所示日出景观的是()A.5月6日B.8月5日C.11月7日D.12月22日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完成13~14题。13.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A.22时B.14时C.20时D.16时14.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A.16小时B.14小时C.10小时D.12小时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下图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据此回答15~16题。15.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C.各地夜长:乙>丙>丁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16.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信的是(双选)()A.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B.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高温季节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答案精析1.A[当太阳于方位②处落下时,为二分日,当地时间为18点,北京时间为20点。所以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即当地时间为16:30,则该地当天的昼长=2×(16:30-12)=9小时。]2.C3.B[第2题,甲为夏至,乙为秋分,丙为冬至,丁为春分,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由丙到丁。第3题,北半球某地点小满和大暑时昼长相加大于24小时;处暑和霜降时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小雪和大寒时昼长相加小于24小时;立春和惊蛰时昼长相加小于24小时。]4.D5.D6.A[第4题,丁地昼长差为24小时,为极圈内的点,位于寒带中。第5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可知,昼长差从赤道(0小时)到极圈(24小时),逐渐增大。第6题,因为任何地点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昼长和为24小时,设最长昼长为x,则最短昼长为24-x,利用x-(24-x)=5小时30分,可求出x为14小时45分,最短昼长为24-14小时45分=9小时15分。]7.A8.D[第7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结合光照图可知,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应当位于晨昏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