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实现人生的价值A组1.早期的储蓄罐是由陶土烧制而成的,一旦存满了钱,就要被人敲碎。如果有这么一只储蓄罐,一直没有钱投进来,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就可能成了贵重的古董。这给我们的价值观启示是()①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就是最大的价值②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关系中达成的③事物实现价值的方式和条件是多样的④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固有属性A.②③B.①②C.②④D.③④解析事物的价值在于它的有用性,满足人们的需要,①错误;储蓄罐的价值表现在不同的地方,用于存钱和成为古董都可以体现其价值,这是在社会关系中实现的,②③正确;事物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事物的固有属性和人的需要,④错误。答案A2.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厚德”作为精神品质,其主要内涵是注重日常道德修养,拥有高远博大胸怀。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提倡“厚德”,因为()A.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B.正确的价值观对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C.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解析A表述错误,价值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B项符合题意;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涉及社会发展规律;D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答案B3.从下边漫画(作者:刘志永)中我们可以看出()A.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自然不同B.价值判断会因期望值不同而不同C.人们的价值判断应基于正确的价值选择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解析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漫画主要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故B项符合题意。认识主体立场不同结论不一定就不同,故A项表述错误;价值选择应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故C项表述错误;D意与题意不符。答案B4.(2013·新课标Ⅱ卷,22)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①错误,事物的属性与功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②排除,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而非人们的价值判断。从材料可知,子罕拒玉体现了人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及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故③④正确。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答案D5.(2015·安徽卷,9)“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人们在感怀乡愁的同时,把梦想留在他乡,把匆匆的背影留给故乡。这说明()A.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B.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C.奉献他乡才能实现社会价值D.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解析梦想只是目标,不是途径,其实现需靠行动,A错误;B错在“决定”,夸大了价值观念的作用;C绝对化,排除;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乡民作出把梦想留在他乡,把背影留给故乡的价值选择。正确选项D。答案D6.(2014·天津卷,6)“PX”即对二甲苯,其毒性跟酒精差不多。可是有人却出于某种目的,将百度百科词条中“PX”的毒性由“低毒”改成“剧毒”。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现这一情况后,连续6天日夜坚守,36次修正被反复篡改的词条,在网络上成功捍卫了“PX”低毒属性这一科学常识。这场特殊的科学保卫战表明()A.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B.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C.正确的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D.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坚持真理解析材料体现的是对“PX”毒性的认识问题。“PX”的毒性是“低毒”,这是确定无疑的,故A项不选;材料没有体现人的实践活动,故B项不选;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但是正确的价值选择却有特定的标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故C项错误;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捍卫“PX”的低毒性作出了很多努力,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坚持了真理,故D项正确。答案D7.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一书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A.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