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疗法深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陈凯华Page2讲座提要简介形式应用注意事项Page3一、简介热敷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至今仍在广泛地使用。是将中药敷于人体某一部位,并通过加热而进行治疗的方法。其优点是有药物和热敷双重作用。中药热敷法即将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各种中草药放入纱布包敷治,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增强,促进局部代谢废物的暇收和排泄,并有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和淤血的吸收及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等多种作用。热敷疗法适用于各种闭合性损伤,如各种关节扭伤、脱位、骨折,以及颈椎病、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胃肠炎、月经不调等疾病。Page4二、中药热敷法的形式1):热奄包外敷:将选好的药物在微波炉或锅内加热,用布包裹,敷于患病部位或穴位。每次热敷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每日1-2次。Page5常用配方如改良五子散(吴茱萸、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艾叶)即三子养亲汤加吴茱萸、艾叶三子养亲汤在临床应用上,犹如常山赵子龙的一条长枪,使用起来可以说是一当十,所向披靡。对于有“代谢综合征”的人,虽然有虚的问题,但仅仅吃补肾药是不够的,还要有针对体内污垢的“去污剂”。过去有个名方叫“三子养亲汤”,它的组方对我们很有启示,是由白芥子、苏子、莱菔子组成的。http://tv.cctv.com/2017/12/03/VIDEi4xRYqFUiVPfzjnjdac5171203.shtmlPage6这三个“子”我们在食物中其实也经常能见到,如烤肉时包肉的苏叶,它的籽儿就是苏子;“白芥子”就是芥菜的籽儿;莱菔子大家熟悉,就是萝卜籽。其中,苏子是降气的,莱菔子是下气祛痰的,白芥子是促痰排出的,而且三个“子”都是温性的,原方是用来治疗老年人消化功能差,吃多了,饮食不化,导致痰湿存于体内。苏叶苏子Page7萝卜的作用最直接,生吃可清肺、胃之热,熟吃可去脾、肠之积Page8本方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简单的三样中药,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Page9吴茱萸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本草衍义》:吴茱萸下气最速,肠虚人服之愈甚。Page10如何理解痰湿?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恰如李时珍云:“痰涎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掣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Page11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Page12痰湿质舌苔症状:舌体胖大、舌苔白腻Page13痰湿质又分为偏虚和偏热类型。一般年纪大的痰湿质,偏虚比较多。如何区分痰湿是偏虚还是偏热呢?假如这种舌苔加上经常口干、口苦、大便干结不通畅、精力又很旺盛,讲话声音很大,则多属于痰湿偏热;假如面色暗淡、人偏肥胖、动辄大汗淋漓、大便又偏烂,这种就多属于痰湿偏虚类型。Page14湿热质舌苔症状:舌质偏红、舌苔黄腻Page15平和质舌苔症状:舌淡红,苔薄白Page16阳虚质舌苔症状:舌色淡、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舌苔润Page17这种舌苔看起来水汪汪,是有寒湿的表现。很多人以为这是湿热的体质,单纯吃薏米、红豆祛湿利水,效果是不好的。Page18气虚质舌苔症状:舌色淡红、舌体胖大、嫩边有齿痕比起平和质,气虚质的舌苔颜色就淡了很多,舌体肥大,这种人经常感觉气短、疲乏没力气,不爱说话,还容易感冒。Page19这种体质最主要的原因是元气不够。“不是体内水太多,而是泵的动力不够。”现在广东人中阳虚和气虚的比例是排在前两位的,并非湿热体质哦。Page20阴虚质舌苔症状:舌红、少津、少苔绝对的阴虚体质已经非常少见,很多时候是合并气阴不足,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