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二.心电向量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四.心电图导联体系:五.心电轴的测量心电图的产生原理心脏活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产生电激动,它出现在心脏机械性收缩之前。心肌激动的电流可以从心脏经过身体组织传导至体表,使体表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电位变化。本图可见窦房结形成起搏后,迅速将冲动通过传导系统传至心脏各部形成心肌整体的电活动,然后心肌形成机械性收缩。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示意图按照心脏激动的时间顺序,将此体表电位的变化记录下来,形成一条连续曲线,即为心电图。在正常情况下,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均可出现相应的一组波形。PQRSTP,QRS,T一组典型的心电图波形是由下列各波和波段所构成:4.心电图波形的命名和代表意义1、P波:反映心房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2、P-R间期:代表激动从窦房结通过房室交界区到心室肌开始除极的时限;3、QRS波群:反映心室肌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4、T波:代表心室肌复极过程所引起的电位变化;5、S-T段:从QRS波群终点到达T波起点间的一段水平线;6、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到达T波终点间的时限;7、U波:代表动作电位的后电位。一、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基础(一)极化状态(二)除极(三)复极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心肌细胞复极过程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与心电图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的有与体表采集到的心肌电位强度的有关因素为关因素为::11、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与心肌细胞数量(心肌厚度)呈正比关系;度)呈正比关系;22、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与探查电极位置和心肌细胞之间的距离,呈反比关系;的距离,呈反比关系;33、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与探查电极的方位和心肌除极的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方向所构成的角度有关,夹角愈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大,心电位在导联上的投影愈小,电位愈弱。电位愈弱。二心电向量1、正常心电向量图(1)P环心房激动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形成的环,称P环。一般P环形态多呈椭圆形,立体方位指向左下略偏前或后,P环持续时间不应大于100毫秒(MS)(2)QRS环心室激动时,把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形成的环,称QRS环。③左心室除极在除极开始后0.04s左右,室间隔和右室的绝大部分已除极完毕,只有左室侧壁和右室后基底部除极仍在进行,所以又称0.04s向量或最大向量,其方向指向左后。④基底部除极当除极至0.06s时,只剩下左室后基底部和室间隔的一小块基底部除极仍在进行,故又称终末向量,其方向指向右后(相当于265度左右)。(2)QRS环QRS环代表心室肌的除极过程,环体椭园形,呈逆钟向运行,总时间约0.08s,三分之一位于x轴之前,三分之二位于X轴之后,其综合向量的方向(QRS电轴)指向左后。根据其除极顺序的先后又分为:①室间隔除极,又称初始向量或0.01s向量。心室除极首先开始于室间隔左侧中1/3处自左向右除极,除极向量指向右前(约110°左右)。②心尖部除极。当心室除极到0.02s时,冲动扩展到心尖部,此时左右心尖部同时进行除极,其综合向量指向左前下。(3)T环心室电激动恢复期各瞬间向量连接起来形成的环,称T环。心电向量与心电图的关系心电图就是平面心电向量环在各导联轴上的投影(即空间向量环的第二次投影)。额面向量环投影在六轴系统各导联轴上,形成肢体导联心电图,横面向量环投影在胸导联的各导联轴上就是胸导联的心电图。(一)额面向量环与肢体导联心电图的关系正常额面QRS向量环长而窄,多数呈逆钟向运行,最大向量位置在60°左右,p环和T环与QRS环方向基本一致。三、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定标电压定标电压1cm1cm==1mV1mV,,纵坐标每一小格=纵坐标每一小格=0.1mV0.1mV横坐标每横坐标每11大格分为大格分为55小格,每小格=小格,每小格=0.04sec0.04sec每每11大格=大格=0.2sec0.2sec1.X轴(时间):小格40ms中格200ms大格1.0s纸速25mm/s2.Y轴(电压):小格0.1mV中格0.5mV2个中格1.0mV标准电压10mm=1mV3.心率的计算:•律齐时:每分钟心率=60/P-P或R-R(s)•律不齐时:每分钟心率=测10个大格内的心跳数×6心率估算法•一个RR间期的大格数心率•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