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32页3G业务接受---基于北京的消费者行为的经验研究一、背景2009年是中国的3G元年。3G发展至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一边是运营商们热情的宣传,一边是用户好奇却多数处于观望的态度,3G的服务也令许多消费者产生质疑。那么,究竟什么是决定消费者选择3G服务的因素呢?2011.10.31召开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王秀军在会议上表示,国内3G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我国3G用户规模发展,截至9月底用户突破1亿,其中1-3月新增3G用户占60%。“ICT中国2011高层论坛上”,根据工信部相关人士透露的数据,目前国内3G用户已经达到9342万户,直逼1亿大关。截至2011年8月份,国内的移动用户总数已经突破9.4亿,其中3G用户达到9342万户。与超8亿的移动用户规模相比,三大运营商3G用户数量的渗透率不足6%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与工信部要求的2011年3G用户数达到1.5亿户的目标以及3G要飞速发展所需的20%渗透率还有距离。经历大举布局终端弥补应用匮乏之诟、加大3G补贴力度激发用户3G热情之后,中国3G发展可以用不温不火来形容,多数用户还是持观望态度。二、研究问题定义针对前面提到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决定消费者选择3G服务的因素呢?---本研究将分析现有的技术接受理论及模型,探索适用于3G接受的理论模型,找出并分析影响3G接受的各个因素。三、理论框架1、文献综述InnovationDiffusionTheory(IDT)创新扩散理论:第2页共32页第1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32页创新的过程:①获知: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动作②说服: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③决定: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④实施:投入创新运用⑤确认:强化或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影像采用率的创新特征:①相对优越性②兼容性③可试验性④可观察性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TAM)技术接受模型: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决定因素:一是感知有用性,二是感知易用性。认为系统使用是由行为意向决定的,而行为意向由行为态度和感知有用性共同决定,行为态度由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共同决定,感知有用性由感知易用性和外部变量共同决定,感知易用性是由外部变量决定的。外部变量包括系统设计特征、用户特征、任务特征、开发或执行过程的本质、政策影响、组织结构等等。UnifiedTheoryofAcceptanceandUseofTechnology(UTAUT)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对历年TAM相关研究总结的基础上,针对探讨“影响使用者认知因素”的问题,提出所谓“权威模式”的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第3页共32页第2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32页COMPASSAcceptanceModel:2、模型的选择本研究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优化。原TAM模型:针对本研究改进后的模型:第4页共32页第3页共32页个人因素PersonalFactors感知有用性PerceivedUsefulness感知易用性PerceivedEaseofUse外部环境ExternalEnvironment用户因素TheFactorsofUsers电信运营商TelecomOperators行为态度AttitudetowardsUsing实际使用ActualUseH1行为意向BehavioralIntentionH2H3H4H5H6H7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32页3、理论框架研究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控制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和因变量。其中,控制变量为个人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业、个人月收入、每天上网时间。自变量为个人使用3G业务的各项影响因素。中介变量为行为态度和行为意向。因变量为实际使用。第5页共32页第4页共32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32页四、提出假设针对研究的理论模型,提出了如下假设:H1:“使用3G业务的行为意向”对“3G业务的实际使用”有正向影响H2:“使用3G业务的行为态度”对“使用3G业务的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H3:“感知3G业务有用”对“使用3G业务的行为态度”有正向影响H4:“感知3G业务易用”对“使用3G业务的行为态度”有正向影响H5:“感知外部环境有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