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考点一、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考点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对应学生用书第164~166页)走进文化生活本考点中,“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等属于高频考点,选择题和主观题均有涉及;“文化市场对文化的影响”考试频率则相对较低。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知识角度讲,以上三个知识点都应充分重视;从时政热点角度讲,要关注文化市场中的优秀作品及“三俗”作品、恶搞现象、网络发展、名人故里争夺战等文化产业发展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应对措施,分析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的意义。1.(2012年安徽文综,4,4分)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同时,借助这一平台,谣言也得以迅速传播。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舆论环境,必须()①提升网络参与者的素养②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③防止网络信息传播扩散④增强公民的民主管理能力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本题侧重考查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网络给人们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因此不能因不利因素的存在就防止网络信息的传播,故③错误;面对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各主体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网络参与者要提高自身素质,作为监管者的政府要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因此,①②正确;④属于政治生活范畴,且与题目要求无关。2.(2012年福建文综,31,4分)下表是某地不同群体对所喜爱的文化活动的选择情况群体老年人中年人青少年喜爱的文化活动听戏曲、打太极拳……看电视、阅读书报……上网、听音乐……某班同学分析表中信息后提出下列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A.倡导高雅文化,引领人们的精神生活B.提高文化素养,缩小人们鉴赏水平的差异C.发展大众文化,满足人们不同的文化需求D.增加经济收入,改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选择解析:C本题考查发展大众文化。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人群,喜爱不同的文化活动,所以只有发展大众文化才能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C项符合题意。不同群体的人有不同的文化需求,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A项错误;B项不符合客观现实;D项与材料无关,所以不选。3.(2010年山东文综,23,4分)当前,文化市场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同时,也出现了“娱乐化”“低俗化”的倾向。针对这种现象,在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②选择个性新潮的文化价值取向③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④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D本题考查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回答本题关键抓住材料中“文化消费时我们应当”这一信息,强调个人角度。③是国家角度,不符合题意;“个性新潮的”不一定是“健康的”,②说法不合理;只有①④是从个人角度且符合题意。4.(2010年安徽文综,8,4分)电影《建国大业》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该片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这说明()①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②先进文化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呼声③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④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D本题考查大众文化、先进文化建设的相关知识。《建国大业》一经播放,就引起极大反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说明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不能等同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③说法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考点总体属于低频考点,2013年高考复习中,从知识方面讲,要特别关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从时政热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