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教案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审计独立性(一)教学目的与规定理解审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审计独立性的基本含义,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掌握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动因,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原则汇报的基本格式和内容,理解不一样审计意见的区别。(二)内容提纲1.审计的概念;2.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3.审计的目的;4.原则审计汇报;5.审计意见。(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审计的本质;2.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3.财务报表审计目的。本章难点:1.对审计独立性的理解与判断;2.对审计目的中有关“公允性”的理解;(四)讲课提醒1.在讲解审计概念时强调:审计是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2.在讲授审计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基础时强调受托责任理论。3.在讲授财务审计目的时,强调“公允性”的重要性和衡量原则。4.在讲授西方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时,列举英国南海企业材料阐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正式诞生。5.在讲授原则审计汇报的内容时,运用“审计了”、“合理保证”、“公允地”等专业术语,引到学生关注审计用语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对学习认真的态度。(五)讲课设计1.时间设计本章计划讲课2课时。2.教学活动设计(1)在第一节课中布置讨论题---怎样看待审计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规定学生写出书面发言提纲。并规定在本章内容讲解结束后运用30分钟讨论,届时随机点名发言。讨论过程中,规定同学互相点评,最终老师小结讨论过程和成果。(2)请每位学生在报纸上搜集一份上市企业审计汇报(尽量防止同一上市企业),比较不一样审计意见的区别,阐明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3.教学环节设计(1)在详细讲讲课程内容之前,以“你对审计的初步理解有多少”、“你所懂得的审计是什么”等为内容向多种学生提问,抓住他们表述不完整或者错误观点导入课程内容。(2)以“夫妻”店为例阐明审计存在的前提条件,加深对受托责任理论的理解。(3)在讲授审计目的之后,提问:中美审计准则有关财务报表目的的表述有何不一样?其原因何在?4.板书设计(1)在讲解审计三方面关系人时规定学生板书三者之间的关系。(2)板书本章的有关重要名词的英文对照、国内外与审计有关的机构名称等。5.教学手段设计(1)以多媒体为主展示课程重要内容。(2)重要通过老师讲解、提问、讨论及真实审计汇报展示等完毕本章教学任务。(六)讲稿内容见审计课件(七)思索题1.怎样理解审计的本质?辨别形式上和实质上独立性的意义何在?2.怎样理解我国独立审计的总目的?3.辨别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意义何在?为何两者不能互相替代?4.怎样理解审计是一种国家的“经济警察”?5.为何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6.审计三方面关系人及其关系是什么?7.怎样理解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基础?8.原则审计汇报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其各自的涵义是什么?9.审计意见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理解不一样审计意见的含义?10.怎样理解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和审定财务报表的关系?第三章审计法律责任(一)教学目的和规定理解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有关概念及会计师事务所被控告的也许原因,理解美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有关规定。掌握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以及注册会计师防止法律诉讼的措施和对策。(二)内容提纲1.CPA法律责任的有关概念;2.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3.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4.中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5.注册会计师防止法律诉讼的措施。(三)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2.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3.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4.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详细规定;5.注册会计师防止法律诉讼的对策。本章难点:1.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区别;2.经营失败、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区别;3.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错误、舞弊和违反法规行为应负的审计责任;4.一般过错、重大过错与欺诈之间的区别。(四)讲课提醒1.明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责任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互相不能减轻、替代或免除”这一观点,同步强调此处的“管理层责任”只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